“光明教育”鑄就光明未來——記河源市文明校園東源縣燈塔鎮中心小學
寬敞整潔的足球場上,上體育課的孩子們肆意奔跑著,陣陣歡聲笑語傳來。數棟教學樓屹立在四周,孩子們的瑯瑯讀書聲,讓校園里充滿了書香氣息。這里,就是被評為河源市文明校園的東源縣燈塔鎮中心小學。
據悉,東源縣燈塔鎮中心小學創建于1957年,學校以“鑄就光明燈塔,引領生命未來”為辦學理念,以“培養志存高遠、追求真理、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光明少年”為培養目標,全力打造“光明教育”文化品牌。近兩年,燈塔鎮中心小學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籃球推廣學校”等。
學生們在足球場上盡情馳騁。
外修自身體魄 內修品格精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燈塔鎮中心小學全體教師堅持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照亮學生的心靈,堅持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據了解,燈塔鎮中心小學每學期定期組織開展“光明教師”評選活動與師德師風專項檢查行動,將“立德樹人”四字牢牢印刻在每位教師心底,并利用繼續教育、校本研修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道德修養和業務能力。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強健體格、塑造人格,體育育人的功能逐漸突顯出來。燈塔鎮中心小學在文化課教學中注重寓教于樂,于體育上亦然。燈塔鎮中心小學校長朱國標表示,學校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制定個性化方案,開展班際足球友誼賽、校際籃球賽、武術操、跳繩等活動,引導學生從“要我運動”向“我要運動”觀念轉變,“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還能讓學生通過多彩的體育活動舒展身體、放飛心靈。”
記者了解到,在燈塔鎮中心小學,學生們受個性化體育影響,愛上了體育運動。在課間時間尤其是體育課上,常常能看到學生們活躍在操場上的身影。打籃球、踢足球、跳繩……孩子們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我以前不喜歡體育運動,但現在我找到了喜歡的運動方式,經常會在課余時間找同學一起打羽毛球。”一名學生開心地對記者說。
深入開展“光明”教育 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
燈塔鎮中心小學不僅注重學生學習與身心上的健康發展,更全面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學校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模擬開辦了“光明儲蓄銀行”,導入現代銀行管理理念,模仿銀行運行機制,以銀行貨幣存儲形式,將學生的各種正大光明的行為表現,記入“光明儲蓄卡”,緊繞六大核心素養“熱愛學習、鍛煉體魄、合作交流、傳承美德、審美創造、表現自我”來培育“光明學子”。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還需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水平,增強學生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品質。為此,燈塔鎮中心小學開發了“光明童耕樂園”勞動實踐基地,以“種-賞-收-品”為勞動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工作主線,以“品”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品“種”的辛苦,品“賞”的樂趣,品“收”的喜悅。
據了解,燈塔鎮中心小學按照“雙減”政策文件精神,全面實施“托管+拓展”課后服務模式,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其中,課后延時服務除了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外,還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素質課,使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跆拳道、玩轉魔方、書法、美術、足球、籃球、羽毛球、舞蹈等課程,將“作業輔導”與“素質課”緊密結合,實現課后服務育人功能,讓學生在豐富多彩而又有溫度的校園生活中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本報記者 吳心怡 通訊員 劉忠友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