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文明新風 點亮幸福生活—— 記廣東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
服務時長超10萬小時,發布志愿活動近500場,服務覆蓋30多個社區、75個小區,惠及群眾超10萬人次……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志愿者風雨無阻的堅持和無數溫暖的瞬間。近日,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憑借在志愿服務領域的貢獻,獲評廣東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
志愿者為村民提供義剪服務。
惠及群眾超10萬人次
近日,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黨支部前往龍川縣田心鎮開展“助力‘百千萬工程’關愛一老一小”主題黨日活動,為農村老人、留守兒童開展義剪、義診和送溫暖活動。志愿者們攜帶助學金及米、面、牛奶等慰問品,為留守兒童送上助學金、學習禮包等,叮囑他們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這是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黨支部踐行志愿服務的一次生動實踐。公益服務中心副秘書長龔麗蘋告訴記者,中心定期開展“助學、助殘、敬老”活動,為山區學生、困難家庭及孤兒家庭送去物資和助學金,鼓勵他們努力克服困難、勇敢前行。據了解,中心于2017年4月成立美業界愛心基金,從合作美發店鋪的每筆消費中提取1元,同時接收愛心商家和人士的“微心愿”認領,至今幫扶基金已超100萬元。經過多年的發展,這支由美發行業愛心人士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已發展至300余人,其中不少是“80后”“90后”專業發型師,他們不僅提供理發服務,更通過一次次暖心活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切實增強了困境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認真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廣東“i志愿”平臺上,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的足跡清晰可見:服務時長超10萬小時,發布志愿活動近500場,服務覆蓋30多個社區、75個小區,惠及群眾超10萬人次。
技能培訓促就業
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黨建+1+2+N”服務模式(即黨建+社工+理發師+志愿者+N個服務對象),以黨建引領志愿服務,以服務社區群眾、引導就業創業為抓手,常年免費開展美發專業技能培訓,幫助弱勢群體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夢想,助力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羅紅英是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她也曾是該中心的幫扶對象。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羅紅英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在她迷茫無助之際,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執行隊長周燕主動伸出援手,不僅邀請她加入志愿者團隊,還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悉心教授她剪發技能,幫助她重拾生活信心。
“周隊長不僅給了我溫暖,還教會我謀生的本領。”羅紅英感激地說。通過志愿服務中的學習和實踐,她很快掌握了理發技術,并成功創業,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理發店。如今,事業漸入佳境的羅紅英不忘回饋社會,依然活躍在志愿服務的行列中,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與希望。
龔麗蘋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始終聚焦困難群體需求,通過“培訓+就業+創業”的幫扶模式,為殘疾人、弱勢群體等提供專業技能支持。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開展美容美發專業技能培訓35場次,聯合13家美發單位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60余個,幫助260人實現就業,培育創業人才8名。
據了解,河源市逸家公益服務中心連續8年被市文明辦、團市委授予“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市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稱號;黨支部在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獲評市社會組織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并于2023年成功創建“黨建工作示范點”;培育“河源好人”3人、“最美志愿者”3人、“優秀志愿者”多人。
本報記者 梁小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钡靥幘胚B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