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鄉賢榜樣作用 反哺文明新風尚
近年來,東源縣新港鎮雙田畬族村先后取得了“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廣東省名村”“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河源市文明村”等稱號。在這個文明新風煥發的美麗鄉村,新鄉賢的榜樣作用愈發顯著,在產業發展、民風涵養、農村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藍錦權就是其中一位,多年來,他始終心系雙田畬族村建設,用自身行動為雙田畬族村鄉村振興、文明創建貢獻力量,厚植文明沃土。
藍錦權從小生長在窮鄉僻壤的小山村,目睹了莊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艱辛,萌發了為父老鄉親“創業致富、回報家鄉”的理念。上世紀90年代末,藍錦權放棄在城市的優越生活,義無反顧回到家鄉投身農村農業發展事業。他現任東源縣星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位于雙田畬族村,主要發展鯪魚養殖一村一品項目,養殖規模達50多畝,年產量達24噸,吸引15戶村民參與入股,帶動附近村民就業20多人。
爭當文明踐行者,為“文明雙田”貢獻力量
藍錦權經常在朋友圈、微信群積極轉發雙田畬族村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文明村鎮創建等的新聞,讓雙田畬族村的“文明”名片被更多人知曉;協助基層工作人員逐戶上門派發鄉村振興、文明交通相關宣傳單張并宣講相關知識,夯實文明實踐群眾基礎……作為志愿者,藍錦權在雙田畬族村疫情防控、文明創建、文明交通、垃圾分類等宣傳活動爭當先鋒,反哺家鄉助振興。
“近年來,家鄉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著。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雙田畬族村人,我希望為家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影響帶動更多家鄉人共同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藍錦權如是說。
助力村居“美顏”,共建雙田美好家園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村民群眾福祉。近年來,雙田畬族村將人居環境的提升與精神文明創建充分結合,以“人美、景美、環境美”為目標,全面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為進一步營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持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雙田畬族村還將環境衛生整治納入“村規民約”,規范全體村民的生活習慣,樹立環境衛生的思想觀念,引導村民發揮主人翁精神,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
“村居是我家,清潔靠大家。”面對雙田畬族村開展的改善村居環境的一系列舉措,藍錦權亦積極響應。一方面,他帶動家人從自身做起,認真做好屋前屋后衛生清潔工作,確保不留積水、生活垃圾和衛生死角,美化“小家”;另一方面,他深入街頭巷尾參與清潔行動,為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貢獻力量,扮靚雙田“大家庭”。
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亂堆放等現象不見了,雙田畬族村內人居環境整治也不斷推進……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像藍錦權一樣的雙田畬族村新鄉賢的默默付出。如今,漫步村內小巷,點點滴滴彰顯著文明創建帶來的新變化,處處展現文明新氣象。
來源:東源縣文明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