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集貿市場“顏值”功能雙提升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菜籃子”拎出幸福感
農貿市場,作為最接地氣的民生保障場所,是一個城市最具煙火氣的地方,關系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更是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市緊緊圍繞創建工作目標,堅持規范管理與便民利民結合,努力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這項民生實事抓好抓細、抓出成效,積極營造文明的營商環境,提升市民群眾的消費體驗,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經過升級改造,我市農貿市場變得干凈、明亮。
規范化升級改造 農貿市場華麗蛻變
走進市區新風路與永和路交會處的永豐農貿市場,記者見到,市場內的攤位規劃科學有序,肉類魚鮮、蔬菜與干貨在不同區域,衛生環境整潔干凈。另一頭的興源市場各項建設均已達標,吊頂、墻面水電等基礎設施按照標準進行了提質升級,海鮮水產攤位地面鋪上了專用塑膠防滑墊、隔水墊。在市場內繞走一圈,寬敞潔凈的通道、有序整齊的攤位讓人很舒適。
2020年以來,我市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保障支持鼓勵市場業主開展升級改造,帶動市場業主及社會資金投入建設,總改造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總投入改造資金近1.5億元。各級各部門聯合制定相關文件,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確定了要求和標準,同時打造多個樣板市場,成效明顯。
升級改造固然重要,但在經營過程中,經營主體也需要共同參與到文明創建中。為此,我市各部門發揮相關標準的引領性作用,夯實市場開辦者主體責任,推動農貿市場共建共治。全市交易量最大、面積最大、具有核心示范作用的源城中心市場通過競標,成功引進第三方專業管理企業,投入近3000萬元全面開展軟硬件設施升級改造;源城區永和市場投入近400萬元全面開展改造,直擊市場的堵點、痛點,優化市場內部設計、劃分停車位、完善公共設施,場內場外煥然一新;源城區火車站集貿市場投入近200萬元建設智慧農貿市場;源城公園市場、龍尾壩市場、永福市場、雅園四伙記市場、新風市場,以及江東新區碧桂園市場等通過農改超實行超市模式經營管理。
同時,源城中心市場、火車站集貿市場、永和農貿綜合市場、大同綜合市場、寶源市場等8家市場率先建設了智慧市場監管系統,這些農貿菜市場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市場面貌煥然一新,管理水平同步提升,讓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
把好農產品市場準入關 守護舌尖文明與安全
“您好,麻煩您幫忙檢測一下這些蔬菜上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近日,在市區永和農貿綜合市場內的食品檢測室門口,市民劉女士把自己剛買到的蔬菜拿給食品安全快檢員,希望能檢測蔬菜里的農殘情況。隨后,檢測員熟練地操作手中的設備,檢測食材是否有農殘污染,并將快檢結果告知了劉女士。劉女士認為:“這是對消費者負責,讓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科科長黃標介紹,食品檢測室配備了多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檢測品種涵蓋蔬菜、肉類、水產品等重點品類,可對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項目進行檢測,基本滿足了群眾食品安全檢測需求。
為了確保農產品經營主體資格的合法有效,我市嚴把農產品市場主體準入關,對從事農產品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依法嚴格監管。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引導市場開辦者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市場準入管理、食用農產品檢查、信息公示等制度,強化市場準入管理,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加強對入場銷售者的審核管理,督促入場銷售者通過正規渠道進購食用農產品,索取并留存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明和進貨票據。同時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不進、不存、不銷售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及時清理發霉變質等不合格食用農產品。
記者了解到,我市源城中心市場、黃沙市場、古亭市場等6家市場接入了商務部門開展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等,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同時,我市還突出抓好進口冷鏈食品、進口水果、豬肉及其肉制品、蔬菜等重點品種,力爭把各種食品流通風險隱患排查到位,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2020年至今,全市共快檢食用農產品352670批次,其中合格350705批次,合格率為99.44%。
誠信宣傳進市場 文明經營入人心
如今,我市多家農貿市場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深耕誠信經營。為方便消費者檢驗商品是否存在缺斤短兩等問題,市場內每個分區都設有公平秤,并公示投訴電話。公平秤統一樣式、設置、標識,便于市民使用和識別。2020-2022年三年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計量監管和檢定人員對全市農貿市場31300臺(件)計量器具(電子秤、臺秤)進行免費檢定。
與此同時,我市還強化誠信經營宣傳,通過大力宣傳發動和引導農貿市場經營者通過多種方式提醒廣告市場主體及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進行年報公示,向公眾披露財務、經營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累積社會信用。我市還舉辦“創文明零售行業、建文明示范店”主題實踐活動,以“誠信經營文明銷售”為主題的文明行業創建等活動,指導市場開展文明誠信經營評比活動,不斷提高經營者文明經營的自覺性,推動河源誠信市場環境建設。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