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 奮力開創紫金又穩又好 加快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訪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
認真學習、廣泛宣傳、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如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紫金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11月27日,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綱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統一思想、認真謀劃,把報告精神落實到謀劃紫金發展、推動工作落實的各個方面,集中精力做好當前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民生保障、安全生產、基層黨建等各項工作,奮力開創紫金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紫金綠色經濟蓬勃發展,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
掀起“三大熱潮”奮力開創新局面
黃春彭說,紫金縣先后通過召開縣委常委會、全縣干部大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目前,全縣已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三大熱潮”,即大學習熱潮、大宣傳熱潮、大行動熱潮。紫金縣充分發揮縣四套領導班子成員“關鍵少數”作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以上率下,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納入各級黨校和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結合“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專家宣講”等學習制度,推動全縣黨員干部迅速掀起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熱潮。
在此基礎上,紫金縣還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宣傳作用,精心策劃組織系列專題報道,創新宣傳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紫金縣制定出臺學習宣傳方案,組建縣委宣講團對全縣各類群體全面開展宣傳宣講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紫金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實績成效。
項目為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紫金縣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實施產業興市行動的工作部署,堅持“產業興縣”戰略不動搖,圍繞新材料、新電子、新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呈現出“區位優、平臺好、勢頭強、招商形勢喜人”的良好局面,有效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作為縣委、縣政府“雙一號”工程、紫金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的發展至關重要。黃春彭說,接下來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大抓產業,大抓實體經濟,全力推動兩大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提質增量,開創紫金“又穩又好、加快發展”新局面。將狠抓平臺建設,推動擴園增效。強化功能配套,加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擴園2.5平方公里,推動紫城工業園二期、藍塘產業新城首期加快建成。充分發揮縣領導掛鉤重點項目、“1+3+N”重大項目聯動等機制,實施重大項目掛圖作戰,推動金盛蘭二期、聚飛鑫、創能智能制造、禾遠科創等項目盡快動工建設,加快打造“雙區”產業轉移優選地。狠抓精準招商,提升項目質量。充分把握“雙區”產業轉移及外溢契機,突出需求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組建精干招商隊伍,依托產業龍頭效應,緊緊圍繞新電子、新材料、新制造等產業,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精準招商,打造優特鋼下游產業集聚,高質量謀劃預制菜產業園、樓宇產業園等“園中園”建設,著力引進一批優質項目,推動全縣企業集聚化、產業集群化發展。狠抓協同發展,推動產城融合。緊緊圍繞“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園區建設思路,不斷優化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提升交通、管網、燃氣等硬件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構建層級分明、多樣完善、服務高效的網絡體系,深入實施藍塘鎮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改革,全力推動紫城工業園和縣城良性互動、藍塘產業新城和藍塘鎮“縣域副中心”齊頭并進,著力實現產業園區與城鎮建設融合發展。
爭當全市鄉村振興標桿示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紫金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五大振興”,鄉村振興取得明顯進展,農業產業實現新突破,脫貧攻堅成果實現新拓展,農村宜居水平實現新提升,基層治理取得新成效,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紫金縣深入實施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和紫金蟬茶品牌建設工程,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今年再添全國農作物(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中國蟬茶之鄉”國字號榮譽。畜禽、柑橘、南藥、絲苗米等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敬梓鎮田頭村榮獲全國(牛大力)“一村一品”示范村,南嶺鎮莊田村獲得全國“一村一品”茶葉專業村,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黃春彭說,接下來,全縣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圍繞爭當全市鄉村振興標桿示范的目標,推動鄉村加快振興發展。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耕地保護,發展壯大以茶葉為龍頭的茶葉、柑橘、南藥、稻米“四子”特色農業產業,加快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同時,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民增收,鄉村產業振興。全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圩鎮建設雙向發力,加快完善鄉村供水、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義容美麗圩鎮和龍窩、九和兩條縣級鄉村振興風貌帶建設成果,梯次推動全縣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以“人民滿意”守護“人民的心”
“感謝黨和政府,幫我改善居住環境,讓我居住得更安全、更舒適。”日前,家住紫金縣紫城鎮橫徑村的70歲五保戶陳百勝開心地說,家里衛生間配備了淋浴座椅,安裝了方便如廁的助力扶手,解決安全隱患。原來,今年7月,在紫金縣“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上,群眾反映了養老難問題。紫金縣將居家適老化改造民生工程作為提升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列為首批改造工程的紫城鎮、龍窩鎮、蘇區鎮、南嶺鎮等4個鎮共358戶分散供養特殊困難老人家庭已完成改造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黃春彭說,紫金縣始終堅持將民生保障放在優先位置,建立紫金縣社會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深入實施“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教育、醫療、養老、品質縣城等民生項目建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在11月24日召開的全縣社會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聯席會議上,黃春彭提出,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實打實地干,繼續鉚足干勁,全力以赴推進社會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爭取通過幾年努力,實現紫金縣城品質邁上新臺階。接下來,紫金縣將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進九年一貫制、城西實驗學校建設,加快解決縣城大班額以及學生“兩人一床”等問題,認真做好委托辦學教育改革工作,重振紫金教育輝煌。同時,紫金還將深入實施品質縣城三年行動,著力加快城西天橋、七木寨、秋香江水質提升等項目建設,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全力打通一批“斷頭路”、拓寬一批“瓶頸路”,讓廣大市民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
厚植“含綠量”提升“含金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紫金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深入開展桉樹林改造,水、大氣、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堅持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以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為主導的綠色經濟,茶葉、絲苗米、南藥等生態農業持續壯大,古城游、紅色游、溫泉游、鄉村游、文化旅游蓬勃發展,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
“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生態藍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黃春彭說,生態是紫金最亮的底色,接下來,紫金將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發展理念,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全力以赴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質量底線,筑牢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還推動生態“含綠量”轉化為發展“含金量”,利用好全縣獨特氣候和資源優勢,大力推動以茶葉為主導的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效發展,打造生態經濟新標桿。同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生態旅游等新興產業,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構建與生態環境相適宜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綠起來”帶動“富起來”實現“強起來”“美起來”。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