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賢劉新云情系報桑梓 助力家鄉建設文明村鎮
近年來,源城區埔前鎮堅持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不斷激活鄉賢資源、凝聚鄉賢智慧、匯集鄉賢力量,以著力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工作為抓手,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發展凝聚力量。源城區埔前鎮大塘村的退役軍人劉新云就是其中之一。在鄉情的感召下,他滿懷著對鄉村土地的款款深情,帶領鄉村不斷向前發展,投入文明村鎮建設當中,助力鄉村振興。
劉新云(左一)開展入戶宣傳
返村任職 助力文明村鎮建設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塘村人,畢業后在廣州從事安保工作,2017年村里的叔伯叫我回鄉幫忙,我也想回來鄉村做點事,就選擇回來了。”劉新云說,在親人好友的動員下他決定回到村里,共同努力推動文明村鎮建設。
剛回來大塘村,劉新云看到大塘村的整體風貌相對比較落后,基礎設施也不完善,村里只有一個籃球場。“看到家鄉這個樣子,心里就攢著一股勁想建設家鄉。”劉新云說,如今大塘村煥然一新,建設了大塘村移民文化公園,打造文化連廊,同時增設了不少羽毛球場、乒乓球臺、籃球場等健身設施,逐步實現了道路硬底化、村容亮化綠化美化,并建有幼兒園、綜合市場、醫療衛生站。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日益變好的人居環境提升了大塘村村民的幸福感。
近年來,劉新云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現任大塘村永久黨支部書記、村委委員的他,將自己充分融入到文明村鎮創建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在2018年、2019年、2021年這3年被評為五星優秀黨員。
深入基層 讓文明新風成“主流”
“我們村民以前沒有定點丟垃圾的習慣。”劉新云說,對此,大塘村根據人口分布增設了垃圾投放點和垃圾桶,安排專人及時清運垃圾,每年還會定期開展“除四害”消殺工作。同時,通過建立微信群、發朋友圈、張貼公告以及入戶宣傳等形式提升村民的文明衛生意識,共同建設好干凈衛生的人居環境。
劉新云向記者介紹,大塘村的村規民約就是村里的文明公約。當時為了將宣傳觸角伸到每個村民的家中,除在村里各個宣傳欄內張貼外,劉新云還與村干部上門入戶為村民講解村規民約,提振村民精神風貌,使村風有了極大的改善,大塘村處處呈現出幸福和諧文明的鄉村美景。
與此同時,劉新云積極投身于志愿活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愛心獻血、清潔活動、六一慰問陽光學校、慰問老兵、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劉新云積極參與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動,他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六一和其他退伍軍人去了陽光學校,和一些特殊兒童一起歡度六一,看到他們的笑容總覺得一切都值得。”劉新云說。
退伍不褪色。劉新云始終保持軍人優良傳統,懷著一顆扎根家鄉、服務家鄉的赤子之心,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為民謀福利,用心用情用行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建設文明村鎮貢獻了應有之力。
本報記者 高雅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