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停放、“花式”載人、闖紅燈……莫讓共享電單車成文明短板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由于共享電單車騎行省力、便捷,近年來成為不少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然而,隨著共享電單車的大量投放,一些不文明現象也隨之而來。前日,記者在市區部分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商業綜合體周邊等地走訪時發現,共享電單車不僅隨處可見,還出現“任性”停放、各類“花式”載人、闖紅燈、逆行等不文明使用現象,影響了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正常出行。
街頭,共享電單車無序停放。
前日下午4時30分,在市區建設大道萬隆城路口,短短幾分鐘內,就出現了多輛共享電單車超載情況,其中一輛共享電單車載著3名青少年,這種行為存在著安全隱患。此外,在商業綜合體周邊或者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不管是人行道上還是主干道上,共享電單車占用機動車道、車倒地、擺放越線的情況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將共享電單車停到綠化帶、草地里,這不僅給行人和車輛的正常通行“添了堵”,還在無形中讓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市民宋成志經常會騎車出入城區主干道,看到馬路上隨意亂停的共享電單車,他覺得很鬧心:“這些無序停放、違規載人等不文明現象,給城市添堵不說,還影響了市容市貌,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對共享電單車不文明行為加大整治。”
類似的不文明現象,還出現在市區沿江東路河源文化廣場路口。一些共享電單車沒有停放在指定停車點,尤其是人行道,成為了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的“重災區”。也有不少市民騎行共享電單車時不在指定白線內等待信號燈轉變,或者橫過斑馬線時未下車推行,而是直接駛過。
共享電單車以便捷、環保等優勢改變著市民的出行習慣,為大家帶來了不少便利,但隨著投放量的擴大,加上不完善的管理,因共享電單車產生的不文明現象增多。采訪中,有市民表示,要解決共享電單車不文明行為,除了職能部門積極作為、規范管理外,還需要大家發揮主人翁精神,補齊“文明使用共享電單車”的觀念短板,同心共鑄文明城市,全心呵護大美河源。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