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
本報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昨日下午4時,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副省長張光軍等領導、省主管部門、專家學者介紹廣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應對防控情況并答記者問。截至目前,廣東省已確認14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廣東目前無死亡病例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截至1月21日15時,廣東共報告確診病例14例,其中深圳9例,珠海3例,湛江和惠州各1例,均收治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14例確診病例中,12例有武漢居住或旅行史,2例與患者有家庭密切接觸史。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60歲以上9例,35-51歲4例,10歲兒童1例;危重2例,重癥4例,無死亡病例,廣東已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隨訪,目前暫無異常。
疫情可防可控
據悉,1月14日發現首例疑似病例后,廣東第一時間建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機制,啟動聯防聯控工作,召開全省防控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具體部署,并派出工作組赴全省開展疫情防控督導。21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又專題部署防控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李希書記任組長,馬興瑞省長任常務副組長,副省長張光軍具體負責。21日中午,省政府黨組會議進行落實安排。
近段時間以來,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廣泛動員、迅速行動,進一步加強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完善防控預案和技術指南,加強醫務人員培訓演練;認真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和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加大患者救治力度,全力做好重癥患者救治。廣泛動員部署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做好重點防控物資儲備和相關資源調配工作。做好與港澳地區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進展通報。
總體上,廣東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社會面保持平穩。綜合當前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情況,以及鐘南山院士等專家研判的意見,加上廣東具有自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以來累積的豐富防控經驗以及優質高效的醫療救治資源和技術水平,認為廣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防可控。
廣東推行7大舉措加強防控
1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衛生健康委已明確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下一步,廣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落實屬地責任,完善應對方案,依法依規開展疫情監測、病人救治、信息發布、聯防聯控等各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新春佳節。
一是加大病例監測篩查。把防控關口前移,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重點場所啟動體溫監測機制,對體溫檢測異常的來粵人員發放就診方便卡和健康提示,引導其及時到醫療機構排查治療。加強發熱門診管理,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做到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規范發熱病人接診、篩查流程。
二是做好隔離治療和病例救治。建立完善醫療救治運行機制,嚴格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確保將確診病例集中在定點醫院進行救治。目前沒有疫情的地市也已部署做好各項應急防控準備工作。
三是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和院感防控。按照屬地原認真做好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分類監測管理和生活保障,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醫學觀察,由縣級疾控中心和鄉鎮(社區)醫療機構入戶隨訪。督促各醫療機構認真落實消毒和隔離技術規范,加強醫護人員個護,規范做好醫療廢棄物處理,切斷院內傳播感染途徑。
四是做好各項防控準備。加強檢測試劑、藥品、耗材、防護用具等各類醫療物資保障供應儲備,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開展。開展市場聯合執法監管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利用疫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經營行為,確保防控期間價格穩定、市場平穩、人心安定。
五是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各地市將在春節前開展一到兩次的以環境衛生治理、清除病媒孳生地為主要內容的統一行動。加強春節期間大型公共聚集性活動的管控,加強對機場、車站、市場、醫院等人群聚集場所的環境整治,強化對密閉公共交通工具清潔、消毒、通風等工作。
六是嚴管嚴控野生動物市場。持續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農(集)貿市場管理,堅決取締違法售賣野生動物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屠宰場、餐館、酒店等涉及生鮮和活禽經營的市場主體秩序。
七是確保防控儲備和市場供應。采取多種形式普及疫情防治相關知識,發布健康指引,增強廣大群眾個人防護能力。
根據專家提醒,目前已進入春運高峰,請廣大市民注意室內通風,防寒保暖,注意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煉。有咳嗽、噴嚏時戴口罩或用紙巾、衣物遮擋口鼻,以減少病菌傳播。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