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手段方法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學習教育
本報訊 記者 彭茂洋 編印大小與巴掌相仿的主題教育“口袋書”——《河源市鄉鎮(街道)黨校特色教材(十講)》,搭建“黨建為村·粵治粵好”平臺助力主題教育……日前,記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針對河源市農村黨組織多、基層黨員分散等實際情況,我市提前謀劃,通過傳統模式和現代手段相結合的辦法,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貫穿到教育過程的角角落落中,有效防止基層黨組織在主題教育中出現“偏差”“落差”“溫差”“時差”。
據了解,我市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把研讀《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通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作為鄉鎮(街道)黨校的必修課,要求參學黨員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黨章、新中國史、改革開放的經驗啟示編印成《河源市鄉鎮(街道)黨校特色教材(十講)》“口袋書”。并將“口袋書”發放到鄉鎮(街道)黨校,充分發揮鄉鎮(街道)黨校主陣地作用,將學習陣地前移,結合農村實際推行“田間課堂”,指導農村黨支部以自然村為單位劃分“網格”,靈活開展“夜校補課”,防止學習層層遞減、降低標準。針對農村黨員分散、外出黨員多的實際情況,把“口袋書”作為主題教育學習教材,方便黨員隨時隨地研讀學習,對年老體弱黨員、老黨員,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實現主題教育全覆蓋,通過落實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嚴格抓好黨員集中學習,把規定動作做扎實,有效化解基層黨員工學矛盾可能造成的學習“落差”。
同時,我市還在去年開展建設“黨建為村·粵治粵好”平臺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好全市5縣2區1436個村(社區)“黨建為村·粵治粵好”平臺率先實現全覆蓋的優勢。一方面通過該平臺推送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文章,確保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學習教育中,始終聚焦主題主線,嚴格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另一方面,緊貼群眾所需所急,廣泛征集鄉土專家、基層先進典型等授課資源,對接全市101所鄉鎮(街道)黨校平臺資源,高端師資和精品課程通過“上山下鄉”全市共享。緊密聯系農村實際,為“口袋書”開設實踐課堂,組織黨員到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老區蘇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洪災后的復產重建基層一線現場等,對照檢視黨員意識、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差距,一條條列出貧困戶因災返貧、貧困村因災集體收入減少等具體問題,逐一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防止上熱下冷,推動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群眾的實實在在好處。
此外,我市還充分發揮“黨建為村·粵治粵好”平臺作用,建立學習微信群,及時推送習近平總書記論述摘編和“口袋書”等學習資料,有效破解流動黨員學習難、參加主題教育不及時問題。同時,通過“黨建為村·粵治粵好”平臺鄉村動態、信息公開、書記信箱、黨員教育等功能,及時收集基層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發布就業信息,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服務群眾“零時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