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民間河長到東江47條支流宣傳全民保潔工作 為保護母親河鼓與呼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近日,上百名民間河長深入到東江47條支流,開展全民保潔宣傳倡導工作,為保護東江母親河鼓與呼。
據了解,該活動是由市河長辦、市水務局、市河湖保護協會聯合發起的全民護河公益項目,主要任務是河道垃圾清理及污染源排查舉報、河道巡護、水浮蓮清理等具體保護河流工作,旨在通過公眾參與保護東江支流,推動東江流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實現。
截至目前,參與活動人數超過350人次,足跡遍布東江47條主要支流。活動本著主張“本地人解決本地河湖問題”,堅持在地視角,直面河湖問題,注重互動合作,積極發揮倡導宣傳、護河巡河、監督舉報作用,為我市全面落實生態發展新理念,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再添力量。
據悉,民間河長是河長制的有效補充。作為市民與政府河長溝通的橋梁,民間河長要及時向政府治水部門和河長反饋周邊群眾對于治水的意見和建議,并廣泛宣傳引導公眾參與和監督河長制工作,營造全社會關注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把河長制這張網覆蓋得更寬更廣更全更密。
相關新聞
今年“清漂”累計已投入665.21萬元
清理河長219.24公里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記者昨日從市水務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市河長辦積極組織轄區內東江干流各縣區進行全面排查,統一開展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整治工作(以下簡稱“清漂”),全市累計投入資金665.21萬元,打撈漂浮物3.53萬噸,清理河長219.24公里,有效改善了全市河流水環境。
為進一步推入“清漂”工作,市水務局提出,要按照“屬地管理、就地打撈,科學清運、妥善處置”的原則,全面開展“清漂”行動,并建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基本實現水域無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標。各縣區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清漂”工作,加強對河流日常巡查和管理,建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每年定期組織各縣區集中開展兩次“清漂”專項行動;強化執法,規范河道管理,結合“清四亂”“五清”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向河邊傾倒、堆放垃圾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河道非法排污行為,規范河道管理。另外,各縣區要結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建立長效的衛生保潔機制,在重點河湖段樹立河道保潔宣傳警示牌,通過電視、報紙、微信、微博等方式宣傳“清漂”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逐步提高群眾河道保潔意識,形成全民護河的局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