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8天
1-11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8天
達標率為95.2%同比略降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7日,2018年河源市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專題工作會議在市會議中心召開,會議通報了今年1-11月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提出要做好最后一個月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沖刺、攻堅克難工作,努力完成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及任務。
據悉,今年1-11月,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18天,達標率為95.2%,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PM2.5均值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微克/立方米;臭氧均值濃度為1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微克/立方米;PM10均值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降低2微克/立方米;NO2(二氧化氮)均值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降低2微克/立方米。同時,各縣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總體偏低,空氣質量整體有所反彈。
目前,我市空氣質量面臨嚴峻形勢。截至12月4日,市區共出現16天污染天氣,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且自進入12月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疊加本地排放源和區域傳輸影響,PM2.5、PM10、NO2和O3(臭氧)濃度對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面對空氣質量下降的壓力,我市公安、環保、住建、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11月共巡查發現大氣環境問題1435宗,其中最嚴重的類型為垃圾秸稈露天焚燒,共954宗;其次為施工和道路揚塵污染,共313宗;發現機動車冒黑煙87宗;非道路移動機械設備鎖冒黑煙70宗;工業污染11宗。
而自開展秋冬專項行動以來,我市共查處超載超限、非法改裝車輛、飄灑建筑物料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車輛1800輛次;查扣冒黑煙車輛及其他交通違法行為車輛200多輛;公告作廢連續3個檢驗周期未檢驗車輛107輛;對1家未落實揚塵治理責任的施工單位作出罰款,對10家安全文明施工做得較差的單位實施信用扣分并上網公示;整治管理、教育勸導各種露天燒烤、占道經營1000余宗,暫扣物品1800多件;檢查企業355家次,關閉取締317家次,升級改造38家次。
會議提出,要認清嚴峻形勢,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中央、省、市工作要求,迅速行動起來,堅決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齊力扭轉當前嚴峻形勢;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導致空氣污染的突出問題;各級各部門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以過硬的措施、嚴格的執法打好這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向市委市政府、廣大市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