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吹響號角 到2027年全市基本實現縣道三級以上公路比例70%
7月31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我市提出,要以此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農村公路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扎實推進我市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實施“四好農村路”2.0版,計劃到2027年我市新改建農村公路1066公里,基本實現縣道三級以上公路比例達70%,鎮鎮有5公里以上的美麗農村路,實現美麗農村路串點成線、成環成網。
紫金九和鎮公路一景。
縣道三級以上公路占比33.54%
7月16日,國務院頒布了《條例》,將于9月15日起施行,作為首次國家層面制定農村公路發展的專門行政法規,其具有里程碑意義。《條例》提出,要提升路網質量。農村公路建設應當以提升路網質量為重點,推動提檔升級、優化結構;對路網密度不足的地區,應根據實際需要有序推進路網延伸,提高通達水平。新建農村公路應符合規定的公路技術等級要求;現有不符合最低技術等級要求的農村公路,應升級改造為符合技術等級要求的公路。《條例》明確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等級和主要技術指標,給予一定的空間和靈活性,避免“一刀切”。
市交通運輸局介紹,就我市而言,當前我市路網質量有待提升。我市農村公路技術等級目前總體偏低,縣道三級以上公路占比僅33.54%,鄉村道以四級為主,三級以上公路占比僅5.6%,提檔升級任務比較重,且“重建輕養”現象仍然存在。
美麗農村路成環成網
《條例》明確縣級人民政府承擔農村公路的主體責任,提出縣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健全管理養護責任制,特別是針對養護資金落實難的問題,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財政支出責任,探索旅游收益反哺養護;明確規定養護組織實施主體和責任分工;提高養護質量,保證公路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推動“政府購買服務+群眾參與+專業單位”相結合模式。我市提出,借助《條例》出臺的契機,健全完善農村公路制度體系,確保人員、建設和養護經費的落實,擴大政策實施的組合效應。
7月31日,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計劃到2027年,全國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里,實施修復性養護工程30萬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里,改造危舊橋梁9000座。全省計劃到2027年新改建農村公路超1萬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超3000公里,改造危舊橋梁超700座。
我市提出,要以此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條例》,扎實推進我市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實施“四好農村路”2.0版,重點實施好路網質量、安全、運輸、治理能力、出行服務、和美鄉村、助力產業、就業增收等八大提升行動,計劃到2027年我市新改建農村公路1066公里,新增160個行政村通雙車道,因地制宜開展一批修復養護工程,不斷推動農村公路骨干路網提檔升級,基本實現縣道三級以上公路比例達70%,鎮鎮有5公里以上的美麗農村路,實現美麗農村路串點成線、成環成網。全面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行政村雙車道“村村通”
我市提出,當前認真謀劃“十五五”期農村公路發展重點和政策,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推動農村公路路網質量、安全能力、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有力服務支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從突出服務支撐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等重大戰略、保障安全兜住底線、提高服務品質和群眾滿意度3個方向發力去謀劃“十五五”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項目庫,重點推動普通國省道低等級路升級改造、穿城段改線、圩鎮擁堵路段改造,對接高等級路網的連接線等,提升通行效率與安全保障水平。同時要全力實施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建設,持續推進縣道“四升三”建設,打通縣域鄉鎮對外快速通道,確保實現行政村通雙車道“村村通”。
我市提出,要強化規劃謀劃,要適度超前科學合理謀劃好符合河源實際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五五”規劃和2026年計劃項目,構建“三網融合”(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的立體交通體系,加快推動廣河高鐵、河紫高速公路、東江航道擴能升級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制定印發“四好農村路”2.0版發展規劃,謀劃好“十五五”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項目庫。各縣區要加強統籌,注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五五”規劃與城鄉規劃、產業布局等有效銜接,推動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和農村公路提質增效,為“十五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