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把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
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
奮力把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
閱讀提示:
“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3 月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這樣強調。
在河源,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高頻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提出“把河源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 市”的戰略定位,已經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發揮河源的區位優勢 和生態優勢
“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 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 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 市群。”針對這一要求,河職院紅色 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黨校認為, 從長遠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 展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 界級城市群,這必然需要廣闊的 戰略腹地作支撐,現階段規劃涉 及的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發展平 臺、重要經貿合作等必將延伸和 輻射到周邊地區,這對于緊鄰大 灣區的河源來說,無疑是一個重 大的歷史機遇。
楊黨校分析,隨著交通體系的 進一步完善,河源將融入珠三角 “一小時經濟生活圈”,在交通區位 上與粵港澳大灣區形成更高效的 緊密聯系,直至融為一體。他表 示,河源要充分發揮河源在融入粵 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的區位優勢和 生態優勢,深刻把握區域特點和發 展條件的變化,改變粵東西北作為 同類地區的思維定式,進一步明晰 區域發展定位,奮力把河源建設成 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功 能分工,在更高水平上推動“兩個 河源”建設取得新突破。
民營企業要抓住歷史 發展機遇
在今年的河源“兩會”上,市政 協委員、廣東嘉豐控股集團有限公 司董事長黃經勝提交了《關于加快 推進河源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的提案》,黃經勝建議我市要在交 通、科技創新和招才引智上多下功 夫,推動我市快速融入粵港澳大灣 區。對于民營企業如何帶動我市 民營經濟發展,黃經勝表示,國家 現在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民營經 濟發展,河源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 展機遇,建議河源的民營企業要樹 立企業愿景,牢牢抓住河源率先振 興發展的機遇,有引領行業發展的 信心和責任,同時能夠服務社會,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企業 要有品牌意識,走品牌路線,增強 品牌公信力,要有布局全國乃至全 球的戰略目標;借助資本市場把企 業做強做大,帶動河源的民營企業 發展。
河源市模具機械行業協會會 長劉躍也表示,河源要建設成為粵 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踐行 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 發展思路,對于模具企業來說是重 大利好。目前落戶河源的模具企 業大多來自深圳,客戶來自全球各 地,河源交通更加便利后,貨物出 口就將更加便捷,客戶實地考察更 加順暢,河源發展新思路將為企業 發展帶來更多機會,讓企業在河源 投資信心更堅定。
推動河源與粵港澳大 灣區高度融合發展
“在粵東西北各個城市中,河 源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最明 確。”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周金騰對比了各個城市在融入粵 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認為河源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 戰略定位符合河源實際。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有 戰略縱深和戰略腹地,而緊鄰大灣 區、面積達1.56 萬平方公里的河 源是大灣區可以依托的最佳用 地。周金騰表示,河源要搶抓粵 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機 遇,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 部核心城市的戰略定位,著力在 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 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 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 享社會治理格局上下大功夫,緊 密對接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積極承接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 能拓展,推動河源與粵港澳大灣 區高度融合發展。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