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創文常態化培養“城市精神”—訪市城管局局長張金城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城管工作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礎和保障,整潔的市容市貌是城市文明的最具象代表。作為創文的主要責任單位,在創文的沖刺階段,市城管局正落實整改、補齊短板,為河源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自創文以來,我市市容市貌有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公共設施的完善和城市環境的保潔上,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高度認可。但根據去年的測評實地考察扣分項目來看,我市還存在車窗拋物、占道經營、文明宣傳不足等問題。日前,就創文沖刺工作,記者采訪了市城管局局長張金城。張金城表示,作為城市管理部門,市城管局的日常工作都與創文息息相關。要把創文常態化,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全面整改,最根本的是,要通過長期的宣傳與引導,培養市民的“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的素質,向真正的文明城市邁進。
在日常管理中,市城管局將進行全面檢查,加大整改力度。張金城表示,市政道路、設施被破壞的情況是難以預計的,所以對其的維護、維修是動態性的,要常態化地抓這項工作;門店門前的衛生是最難抓的一點,將延長巡邏時間至晚上12 時,加強對夜晚門店衛生的管理;在廣告整治方面,我市自2013 年以來就重點抓源頭,動員300 多家廣告企業不做違法違規的廣告招牌。張金城表示,市民目前尚未形成城市生活的習慣,所以需要長期的引導。市城管局將通過懸掛橫幅、LED 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傳播文明標語、文明行為,重點做好節點宣傳,努力為創文營造濃厚氛圍,使人人都參與到創文中來。
創文要立足實際,管理要分門別類。張金城認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城市管理不能把城市管死。在擺賣方面,大街大道不允許有亂擺賣現象,而小街小巷內的特定地點在特定時間內允許適當擺賣,這是一種生產生活文明,只要不造成臟亂差,反而方便了市民。在宣傳標語的制作與“城市精神”的樹立中,也要立足河源“客家城市”的實際,制作一些通俗易懂、符合客家習俗的標語,例如“門前不干凈、客人不會到”就體現了客家人好客的特點。總的來說,市城管局將利用創文時機,引導市民參與對河源“城市精神”的探索與提煉中來,引領河源邁向文明。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