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全國兩會|推進河源產業幫扶 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今年要完成1000 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 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今年全國兩會上,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凸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對脫貧任務較重的河源來說,如何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市長彭建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廣東的脫貧標準,要達到人均每年4000 元收入,河源仍有 4.5 萬戶近13 萬人口沒有脫貧。河源將通過推進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措施,確保在2018 年底實現現行省定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扶貧脫貧在全國兩會熱議,對于尚在貧困之中的老百姓而言絕對是一個大喜訊,而當這些好聲音上升為決議之后,將成為下一步政府工作的目標任務,而且是硬任務、嚴要求、剛性指標。作為貫徹落實扶貧工作的各級政府,唯有實干、真干、拼命干,才能確保完成這一造福貧困百姓的千秋偉業。
作為山區市,目前河源還有不少地區尚未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問題。彭建文指出,精準扶貧是確保黨和政府的政策實惠落到貧困群眾身上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作為山區市,河源的任務很重。但河源將在“十三五”時期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了解,我市計劃到2018 年底,現行省定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相對貧困村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再用兩年時間鞏固提高扶貧成果。到2020 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地區與全市其它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推動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河源已確定了精準扶貧方略,明確將深入實施好群眾增收、異地搬遷、素質提升、兜底保障、基礎扶貧“五大工程”,健全金融服務、社會參與、責任考核、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退出等精準扶貧機制。
“中央提出要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戰略,這對河源來說是重大機遇。”彭建文稱,河源將重點推進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安居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等,著力改善貧困村道路、水利、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