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國權提交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建議
近年來,在國家深化改革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我國民營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強勁動力、改善民生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雖然近年來國家扶持民營經濟的力度不斷加強,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但因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下行、正處于新常態下“三期疊加”的影響,政策給力不足、營商環境不善、市場競爭力不強等方面因素,表現為在投資領域無法享受與國企平等政策待遇,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無法有效緩解,稅費過重等方面。
張國權是來自民營企業屆的老代表,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一直是張國權的關注重點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對中小微企業要‘扶上馬、送一程’,使‘草根’創業蔚然成風、遍地開花,讓我感到很振奮。”他認為,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之路,為此,他建議全面深入落實中央扶持民營積極發展的系列政策,落實“非公36 條”等文件精神,營造權利、機會、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大力扶持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和小型民營金融機構發展,盡快建立完善的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進一步減輕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推動中小微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如果建議得到落實,將會對民營經濟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更大的發展機會。”
相關新聞:
河源市有望搭上立法權頭班車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前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隨著立法法的修訂,目前廣東沒有立法權的17 個地市將有望獲得立法權,而河源也有望搭上立法權的頭班車。
根據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全國 235 個設區市有望獲地方立法權,同時,草案說明中提到,建議賦予東莞、中山及甘肅省嘉峪關市等3 個不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這意味著,除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已有立法權的四個城市外,廣東省其余17 個城市有望獲得立法權。屆時,廣東21 個地級市都獲得地方立法權,而廣州、河源等18 個設區的城市只有單一立法權,只能對 “城市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深圳、珠海、汕頭3 個特區除擁有設區的市擁有的地方立法權外,還有特區立法權。
隨著河源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城市建設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區域性的問題靠全國立法很難,亟須運用地方立法權進行個性化的規范。我們在期待獲得立法權的同時,也要考慮地方實際情況,以保證高質量的立法。對于設區的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后如何保障地方立法質量,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龍云表示,立法人才對立法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要高度重視地方立法人才的培養。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