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全國人大代表劉忠平:扶持原中央蘇區縣發展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在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和平縣水果研究所所長劉忠平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扶持廣東原中央蘇區縣加快發展的建議》。劉忠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連線采訪時表示,希望國家能把原中央蘇區的發展列入國家發展的層面去規劃,實施國家層面的重大扶持政策,加快原中央蘇區縣的交通、工業、民生等各項事業發展,讓蘇區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廣東省共有13 個原中央蘇區縣,包括我市的龍川、和平和連平縣,都地處粵東北和粵北邊遠山區,這些原中央蘇區縣是我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過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改革開放30 年來,13 個原中央蘇區縣的各項事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區位和自然條件差、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等多種原因,這些原中央蘇區縣仍屬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滯后,與珠三角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非常大。2014 年8 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批復,統一列入《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范圍的廣東省13個蘇區縣(市),在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國外優惠貸款資金時,參照執行西部地區政策,極大地提振了廣大群眾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劉忠平告訴記者,他在參會期間也經常和來自江西、福建的代表交流,“江西、福建不少縣區都獲得了蘇區縣的扶持政策,多跟他們交流,學習經驗,對我這次提出的建議有很大幫助。”劉忠平說,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 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了加快原中央蘇區縣的發展,確保不拖全國、全省的后腿,建議盡快組織相關部委對13 個原中央蘇區縣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的調研;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原中央蘇區縣的區位條件;加強產業園區建設,以園區為載體加快原中央蘇區縣的綠色工業化進程;根據原中央蘇區縣的實際情況,適度加大民生政策扶持力度,從而推動其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加快、跨越發展,讓蘇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