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帶動旅游景區環境提升 門前干凈客人自然到
河源,坐擁萬綠湖、桂山、野趣溝等著名景點,旅游勝地之稱實至名歸。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優化河源旅游環境、強化旅游工作基礎、提高旅游業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水平,將“旅游勝地”升級為“文明旅游勝地”具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通過創文,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個國慶長假感受到了河源的點滴變化,“文明”一詞已經鐫刻到河源旅游內涵中。本期《“創文”大家談》欄目,我們將關注創文后我市的景區環境有了哪些變化。
門前干凈客人到
每天上下班經過沿江路,都會看到一條頗有意思的宣傳語:爺爺說,門前不干凈,客人不會到。對我們河源人來說,以前看到大片的垃圾成堆丟棄在景區內,我感到很心痛,也擔心這樣的環境衛生會破壞游客的旅游體驗。國慶節期間,我們一家人去萬綠湖游玩,令我眼前一亮的是,走遍了大半個景區,沒有發現成堆的垃圾,即使偶爾有游客不小心漏下的,也很快會被清潔工人清理掉。雖然景區里的游客很多,但大家都很自覺,都在共同維護著我們的旅游環境。門前干凈了,客人自然會到,咱們河源的旅游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王銳(河源本地居民)
“到此一游”少了
我曾到過全國不少知名旅游景點,說實話,景區設施被破壞是比較普遍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游客留下的“到此一游”痕跡是景區揮之不去的陰影。此次來河源旅游,我去了萬綠湖、鏡花緣、黃龍巖等地方,覺得河源對景區內設施的保護比其他很多地方都要到位,幾乎沒有發現游客亂刻亂畫、破壞景區的現象。聽說河源正在開展創文工作,從這次旅游來看,通過創文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對景區的保護效果很好。
——易文君(深圳游客)
本報記者 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