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大家談”關注公交乘車文明 禮讓也是職責
公交車是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 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形象,小小的車廂 卻可以折射出市民素質的優劣。公 交車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承載著每 個乘客的心情,如果車上出現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爭搶座位等 不文明現象,必然會影響乘客心情, 也影響了我們城市文明的建設。今日《“創文”大家談》,我們來關注公交 車文明方面的話題。
客家話報站很親切
因為家住縣區,以前很少 有機會到河源市區。第一次 到市區坐公交車時,對站牌和 路線有點摸不著頭腦,幸好有 路人的熱情指點。上車后,看 到車廂內環境整潔,秩序井 然,聽到報站時用的客家話, 更是倍感親切。用客家話報 站不但有河源特色,還讓人覺 得貼心,特別是對那些聽不懂 普通話的老人,更是避免下錯 站的關鍵。不過,在看到市區 發展變化的同時,我也發現了 一些美中不足之處,比如公交 車位被私家車占領、車輛停靠 不準點、車次太少等,希望有 關部門能“ 彌補”不足,把市區 公交環境建設得越來越好。
——熊文茹(小學教師)
文明禮讓也是職責
公交車也是一個小社會, 每天不同職業、住所的人聚在 小小的車廂里,一言一行都濃 縮著文明的印記。坐公交車時 間長了,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 事,比如讓座的都是學生比較 多,吃完東西往座位下扔東西 的人還有不少,趁亂從后門上 車“ 不小心”逃票的人也有,遇 上雨天,還有乘客把雨具放到 空位上,把好好的座位弄濕。 公交車是公共場所,遵守秩序、 愛護環境、文明禮讓是每個市 民的職責,我們不僅要從自身 做起,更要在遇到不文明現象 時加以勸阻,共同營造良好文 明的乘車環境。
——黃運來(退休工人)
本報記者 謝素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