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振興初中”行動計劃將實施 不得分重點快慢班
推進初中學校標準化建設。
至2017年,力爭全市初中標準化學校覆蓋率達100%、全市初中學校每班不超過50人……日前,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河源市振興初中行動計劃》(下稱《計劃》)提出,從今年起,我市將用4年左右時間實施振興初中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均衡發展、改善辦學條件、校長教師素質提升和教學質量提升等工程,使全市初中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不得分重點快慢班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是我市教育事業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對此,《計劃》把實施均衡發展工程擺在了首位,提出從今年起,推行初中學校免試入學和推進初中學校均衡分班,各類初中學校(民辦學校自2015 年起)嚴禁以考試或任何變相考試的方式擇優選拔新生,民辦學校可自主合理設置招生范圍,采取面談等方式選擇符合學校辦學特色的學生。公、民辦初中學校均不得以各類競賽、獎勵證書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全市初中學校不得分重點班和快慢班,不舉辦各種形式的奧賽班,教改實驗只在平行班進行。在編班過程中,要邀請家長和相關人士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將在初中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鼓勵和支持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與薄弱學校聯合辦學,讓薄弱初中學校教師到結對學校跟崗學習,并有計劃地選派優秀校長和教師到薄弱學校掛職支教。同時,建立初中校長、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度,以片區劃分為原則,探索初中專業緊缺學科教師跨鎮“走教”,消除薄弱初中學科教學“盲角”。
標準化建初中學校
經過幾年來的教育創強工作,我市中小學校教育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但部分偏遠鄉鎮學校離標準化建設仍有一定的差距。為此,《計劃》提出要推進初中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初中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
根據《計劃》,我市將結合教育創強工作,建設和配備與學校規模相適應的校舍、功能室、運動場地、體育設施及儀器設備、圖書,并落實設備運行、更新和維護經費,保持教育設備較好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同時加強初中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力爭2017 年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校空間“人人通”覆蓋率100%。此外,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改善初中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考核評價任用校長
校長行不行,每年來一次全面考核。《計劃》提出,我市將完善校長考核任用機制,制訂和完善初中校長績效考核評價辦法,每年對初中校長履職情況進行一次全面、客觀、公正的考核,并運用考核結果評價和任用校長。值得關注的是,我市還將制定初中校長任期制和退出機制,真正建立起 “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制度,促進校長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我市還將加大初中“名校長”的培養力度,計劃在4 年內培養20 名市級以上初中“名校長”。
此外,《計劃》中還有一個亮點內容——開展“首席教師”評選,對 “首席教師”實行動態管理,每3 年一評,并落實“首席教師”財政津貼。根據初步方案,每個縣區將評選“首席教師”38 人。除評選“首席教師”外,4 年內還將培養200 名教壇新秀、100 名學科帶頭人、100 名市級以上“初中名教師”、50 名市級以上“初中名班主任”。
本報記者 吳志堅/文 陳仕平/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