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為河源發展提供新思路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昨日,市委中心組舉行專題(擴大)學習會,專門邀請到國家商務部國際經濟貿易問題專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李左東作客河源講壇,主講“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市委書記何忠友、市長彭建文、市政協主席龔佐林等市幾套班子領導聆聽了講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善平主持學習會。
會前,何忠友、彭建文等市領導會見了李左東,就黨員領導干部加強學習、市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講座中,李左東引用豐富的資料與翔實的數據,以鮮活生動的語言,清晰地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并就政府如何采取有效政策應對面臨的經濟安全與環境惡化兩方面威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為我市黨員干部正確理解、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推進河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思路。李左東認為,我國宏觀經濟的總體判斷是貨幣供應太多,而消費水平太低。改革開放35 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龐大的外匯儲備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導致內需不足、通脹壓力上升,因此,改變以出口為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這要求我們把經濟增長優先戰略轉向就業增長優先戰略,把外貿轉“內貿”,重點發展服務業,重點支持民營企業。
在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進行深刻剖析后,李左東拋出了“中國怎么辦?”的問題。她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央已明確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表述,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要依靠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進一步調控經濟杠桿、調整要素價格,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均衡的匯率政策。她相信,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中國的未來一定會走得更好、更穩。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