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暢通民眾訴求渠道
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網民代表等200 多人出席大會。本報記者 譚興孚 攝
市委書記陳建華在公仆信箱上直接回復網友。本報記者 譚興孚 攝
本報訊 網絡問政,河源論劍。昨日,第二屆中國網絡問政研討會暨2010 年度廣東網絡問政排行榜揭曉儀式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網民代表等200 多人出席大會,就網絡問政的走向、路徑與突破等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會議達成共識:網絡問政在全國方興未艾,在廣東已經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良好局面。
本次研討會以“網絡問政與幸福廣東”為主題,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河源市委、河源市政府協辦。大會總結了2010 年度網絡問政在全國開展的經驗,盤點成果,展望未來,專家學者還就“網絡問政的路徑與突破”、“訴求渠道暢通與民生福祉”等焦點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市委書記陳建華在致辭中說,網絡問政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體現執政為民。發展網絡問政,要學習大禹父子和李冰父子的做法,采取堵、疏、導三者結合,以疏導為主的方針。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網絡問政,暢通民眾訴求渠道,凝聚網民聰明才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老百姓謀幸福,這是我們黨在新時期走群眾路線的一條新路子和一種新形式。
大會舉行了河源公仆信箱手機版暨河源市手機短信信訪系統上線儀式,以及南方民間智庫專家委員會掛牌儀式。
此外,“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十大經典案例”、“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榜樣機構”、“最受網民關注的2010 年度廣東網絡公民”、“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年度城市”、“中國網絡問政年度事件” 等2010 年度廣東網絡問政排行榜各個獎項也在大會上揭曉。
市領導黃建中、賴澤華、葉常濃、吳善平等出席大會。
網絡問政獲重獎
本報訊 在昨日舉行的2010 年度廣東網絡問政排行榜揭曉儀式上,我市榮獲“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年度城市”。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建中在獲獎儀式上說,河源是后發地區,但是網絡問政已經先行一步;河源的經濟雖然還不發達,但是民意的表達形式很發達,隨著網絡問政體系的完善,民意的表達將更為發達。他激情地表示:“我們相信,讓民意飛,才能讓河源飛!”
此外,“公仆微博”被評為“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10 大經典案例”之一;河源市委辦榮獲 “最受網民關注的廣東網絡問政榜樣機構”。
網絡問政經典案例
案例一 部門公開辦公電話
2010 年7 月31 日,一位網友在華哥信箱發帖說,通過114 查詢政府相關部門的電話,很多都是過期、無人接聽或者打不通,希望我市能公開全部政府相關部門的辦公電話。8 月1 日,市委書記陳建華在回復中要求市委辦落實此事,在公仆信箱上公開單位的辦公咨詢電話。
從8 月3 日開始,就有政府部門回復并公布辦公電話,截至8 月6 日,有超過600 多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在公仆信箱公布了辦公電話。
案例二 華哥痛斥漠視群眾
2010 年4 月7 日,網友“yuanzhijun”在華哥信箱發帖投訴說,他到政府某部門辦事,臨近下班時,基本已經辦好,就還差一個領導簽字的程序。但該領導卻以種種原因推遲簽字,并要 “yuanzhijun”下午再來簽字。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漠視群眾的例子。”在公仆信箱的回復中,市委書記陳建華批評了這一行為。他要求媒體對此進行曝光。對此,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實時監督各窗口工作人員的作風、態度等情況,提高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
案例三 書記幫扶弱勢群體
謝文武與黃子瓊夫婦是連平縣上坪鎮三洞村下格隊村民,有兩個年幼的孩子。今年36 歲的黃子瓊生活不能自理,還患有嚴重的腎病綜合征。謝文武靠種地收入微薄。兩個孩子經常生病。為了給孩子和妻子治病,謝文武四處舉債,欠下1 萬多元。黃子瓊的全身水腫也越來越嚴重……
今年2 月7 日,謝文武在廣州工作的親戚溫政威回家探親,被這一家的生活窘況所刺痛,以《請大家幫助下這可憐的一家四口人吧!》為題,在公仆微博上講述了謝文武一家的情況。市委書記陳建華于當晚作出批示,要求連平縣上坪鎮政府了解情況并落實幫扶措施。同時,陳建華還表示向謝文武一家捐款300 元。在陳建華的帶領下,公仆微博眾多網友紛紛慷慨解囊幫助謝文武一家,并開始組織愛心團前往連平縣上坪鎮。一場愛心接力活動就此展開……
書記“觸網”“公仆”上陣 三大網絡問政平臺搭建民意直通車
“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網絡問政,暢通民眾訴求渠道,凝聚網民聰明才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老百姓謀幸福,這是我們黨在新時期走群眾路線的一條新路子和一種新形式。”在昨日上午的現場會上,市委書記陳建華如是說。
如今,河源的“網絡問政”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從2008 年6 月陳建華“觸網”開始,到他的實名信箱“華哥信箱”,繼而升級為各級黨政領導的公仆信箱,最終形成當下“公仆信箱”、“公仆在線”和“公仆微博”等三大“公仆”系列平臺,其網絡問政形成傳送、辦理、監督、回饋一系列機制,并隨時接受網友“拍磚”——在河源,已經形成了一個政民互動的機制,民意表達和訴求的流暢前所未有。
受到啟發書記觸網
在數字時代、在落后的山區,該如何走群眾路線?陳建華選擇了借助網絡讓自己耳聽八方眼觀四路。2008 年6 月22 日晚,他在網上發表一篇“跟帖”——“19 日總書記與 3 位網民交流,很受啟發,我也想和河源的網民交流,這對如何當好市委書記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正是這則留言,開啟了河源網絡民主、網絡問政的先河。2008 年8 月18 日,陳建華正式開通了由網民“贈名”的“華哥信箱”,第二天他竟收到40 多封信。這一年的12 月1 日,“公仆信箱”開通,市、縣、區等“公仆”們齊齊加入,網絡問政已從個別領導重視發展為集體的共識,從自發行為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發展軌道。用陳建華的話說,“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2009 年10 月27 日,我市召開“公仆信箱”推廣現場會。2009 年12 月1 日,包含 1020 個信箱的“公仆信箱”延伸至全市市、縣、區所有黨政班子成員和部門,以及各鄉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每個信箱至少有一名管理員在管理和服務,構成了一個完整、穩定的全市網上信訪平臺。
吸納民智解決民生
隨著反映事情得到迅速解決,群眾對信箱越來越信任,我市開始探索新的網絡問政平臺。2010 年8 月18 日,“公仆信箱”信件討論系統——“公民廣場”開通上線。2010 年4 月,又開通“公民微博”,至今年2 月26 日,該微博已注冊網友4342 人,成為河源網絡問政的新陣地。
網友多了,向政府表達的,有相關利益博弈,溫和的陳情以及民智民慧,也有一些 “憤青”措辭犀利。但是,陳建華將網民的 “刁鉆”看做一種智慧。他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普通的網友,而且好話、不好聽的話都能聽,從不生氣。因此,對于網友的來信,陳建華都是親自回復,“公仆信箱”也設置了回復期限,超過7日系統將亮起黃燈。2010年8 月,《河源市“公仆信箱”績效考核辦法(試行)》正式出臺。按照規定,每年2 月要對上一年度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束15 日內,“公仆信箱”網站將公布各單位的考核結果。
到2010 年7 月底,“公仆”信箱近兩年來共收到網友來信兩萬多封,其中給陳建華的有8000 多封,親自回復的有5282 封,平均每天堅持回復10 封左右的來信。據統計,這些網友對如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城市、保護生態環境、辦好教育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給黨委政府工作以極大促進,有的已成為改進工作的依據,并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領導現場辦公,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本版組稿 蔣安春 黃丹 程癸鍵
更多信息詳見河源民生論壇: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083&extra=page%3D1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