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張志純
近年來,市經信局圍繞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指標,著重在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和清潔生產上下工夫,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工業生產領域為“創模”加分。市經信局局長張志純說,“創模”事關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大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據了解,在堅持低碳發展的道路上,該局狠抓節能降耗工作,積極淘汰落后產能。2009 年,共淘汰落后鋼鐵產能362 萬噸,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期間的任務,淘汰落后水泥產能43 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張志純說,近期該局啟動河源市節能應急三級響應制度,按照全市用電增長量全年增長18%以內的目標,對鋼鐵、陶瓷等高能耗行業進行限產限電措施,嚴格控制單位 GDP能耗。
張志純說,在可持續發展上,該局積極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圍繞“四新”產業,打造高新園區,先后引導園區拒絕了數百億元有污染的項目進入,形成工業發展不以犧牲環境做代價的共識,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
通過抓工業企業的清潔生產,市經信局嚴把排放關,努力使河源的水更清、天更藍。以陶瓷行業為例,市經信局通過示范項目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清潔生產良性循環促進機制,帶動行業和地區同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目前,該行業通過和正在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有10 家。市經信局還通過專項資金的獎勵和扶持,讓企業自覺自愿地提高對推行清潔生產的積極性。
同時,市經信局還加大清潔能源發展力度。目前,全市已開發建成水電站裝機達100 萬千瓦,年發電量達41.05 億千瓦時,全市太陽能用戶達10 萬戶,“深藏式”沼氣池推廣應用達到1700多戶。
本報記者 張安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