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咬定發展,迎難而上鑄輝煌

          與會代表在認真聆聽市長劉小華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數字見證成績

                全市生產總值394.1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下同)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7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16.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4.80億元,分別增長5.4%、12.8%和9.1%。三大產業結構由上一年的13.4∶53.4∶33.2調整為13.4∶54.9∶31.7。人均生產總值達13860元,增長8.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1億元,增長16.2%;完成稅收總收入36.45億元,增長22.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2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3元,分別增長6.7%和7.0%。

          “雙轉移”又續新篇

                2008年,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園經過競標成為全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并成功獲得省政府5億元競爭性扶持資金,規劃面積擴大到50平方公里。全市產業轉移園全部列入省認定范圍。
                全市“一區六園”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和入庫稅收分別為374.41億元、105.15億元和6.31億元,分別增長19.2%、20.4%和45.1%,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稅收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42.9%和29.5%。
                從園區開發到效益園區的建設,我市一直朝著“工業立市”的目標奮進。2008年,市委、市政府制定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出臺“暖企工程”7條措施,積極幫助企業克服困難。目前,我市的園區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園成為全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深河轉移工業園規劃通過專家認定。園區建設的熱潮和園區效益的體現,顯示我市正乘著“雙轉移”戰略的東風朝前邁進。

          民生為本成為發展著力點

                關注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始終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使我市民生建設在2008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08年,全市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全面落實,教師待遇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域內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與當地公務員基本持平。新增就業崗位3.91萬個,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6.67萬人。全市新增參加養老、失業、醫療等險種51萬人次,城鄉低保居民實現應保盡保,低保救濟面達7%。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93%。4709戶全倒戶元旦前全部遷入新居。
                全面完成95個行政村600公里水泥硬底化建設;市民一度反映較多的市區用水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市區新增高中階段學位3075個、義務教育階段學位1802個,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8萬人;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年人均增加津補貼5000元,住房貨幣補貼全面實施。
                 2008年,市委、市政府投入資金9.4億元,完成年內承諾辦好的“十件實事”。市財政撥出專款430萬元、社會籌集資金約500萬元設立了市扶困助學基金;投資4億多元建設市人民醫院新院和市婦幼保健院新院;投入3900萬元對28所農村醫療機構進行標準化建設;籌資9725萬元,解決了農村20.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改善民生,不但進一步增強了我市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環保取得了新突破

                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過江管網正在加快鋪設,市城南污水處理廠成為全省產業轉移園首個建成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縣區11座污水處理廠全面動工,七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穩步推進。完成國控重點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并與省環保局正式聯網。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進行專項整治,關停、淘汰落后煉鋼產能225.5萬噸、煉鐵產能3萬噸,關停小水泥企業2家。堅決查處違法采礦死灰復燃現象,礦產資源開發進一步規范。對萬綠湖水面養殖和污染環境的規模養豬場進行專項清理整頓,組織整治市區東埔河專項行動,并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
                砍掉小鋼鐵,關閉小水泥企業,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信念和決心。在關停之間,我們失去了產值和稅收,但我們留下綠水青山,保住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惠農政策接連出臺農村面貌得以改變

                2008年,全市農業總產值86.14億元,增長5.2%。全市新增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5家,輻射帶動15.3萬農戶,促進農戶戶均增收2300元。農村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減少到6.67萬戶、21.85萬人,分別下降6.7%和6.9%。
                農村面貌的改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落實。2008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發放種糧綜合直補1.26億元、能繁母豬補貼686萬元。爭取國家連續3年每年支持4000萬元規劃建設15萬畝、改造2萬畝的東江上游特色水果產業帶。“千村脫困”政策全面落實,1117個貧困村共獲得投資分紅款2600多萬元。

          本報記者 廖旭輝 胡青松 文/圖






          上一篇:今年春運我市實現“零事故” 共發送旅客172.66萬人次
          下一篇:暢所欲言,建言獻策謀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美女脱精光给男生摸|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电影一区二区|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 狠狠热免费视频|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欧美日韩第二页|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日日夜夜天天久久|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小莹的性荡生活37章| xxxxwww免费|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官网|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999在线观看| 男人j进女人p免费动态图| 亚洲美女黄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中文字幕mv|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三级小说第一页|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美女免费视频黄的|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拔擦拔擦8x华人免费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