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是條人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每次開家長會都要讀這首詩,因兩個孩子在同一個幼兒園,我跟著老師朗誦了至少十遍這首詩。
小寶該上幼兒園了,還不怎么會說話。他很少朋友,用行動代表語言,一言不合一拳過去。我多么害怕他融不進集體,怕他找不到家人哭鬧,怕他中午睡不著,怕他不吃飯又怕他吃太多,怕尿急了也不懂和老師說……
幼兒園老師一直說放心放心,我就是不放心。我在偌大的會議廳讀這首《弓與箭》,淚流滿面。我是一把弓,已做好了彎曲的姿勢,卻不期盼射手射出去。害怕他在途中跌倒,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
開學,我看著他排著隊安靜走向教室,和他的班主任擁抱,笑得很開心。一個學期了,他依舊不愛說話。他告訴我他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嘟嘟,一個叫小靈通,還有一個叫面面。我告訴他這是三個好朋友,他說他知道。下次還是告訴我自己有兩個好朋友。記得他姐姐上兩年幼兒園都分不清6和9。他很快就認出了6字,因為他的學號是6,他還認得11,因為我們住在11樓,他說是兩個1。
就這些簡單的,小小的進步,已讓我欣喜不已。他終于愿意和我分享學校的趣事,告訴我學校養了兔子,叫奧利奧。奧利奧生了3個小寶寶,要帶胡蘿卜給奧利奧吃。過兩天又和我說兔寶寶死了兩只,現在剩下一只了。我問姐姐弟弟說的是不是真的。她說是。我又對弟弟這種不信任的感覺感到抱歉。
我總是很開心姐姐弟弟一起上學,想著姐姐在,他心里踏實。他們上課可能經常亂竄,我時不時會在弟弟的班級群看到姐弟倆的合照,我會覺得很安心。我記得小時候,我的媽媽對我也有這種不放心感,我和弟弟在一起,她才放心。
小寶總是憨憨的,給我一種不太聰明的感覺,讓我焦慮不已。和他們姐弟倆一起玩貓抓老鼠的游戲。只要我蹲下,跟他說過來媽媽抱抱,他就會忘了我們在玩游戲,過來和我擁抱。我說你傻不傻呀,媽媽在使詐,你要跑呀,被媽媽抓到你就輸了。他依舊笑嘻嘻和我擁抱。姐姐說弟弟不是傻,他只是很喜歡媽媽抱他。你每天都很忙,都很少抱我們。
太好哭了,瞬間破防。
我開始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不去焦慮,放手。覺得老師肯定比媽媽專業啊。老師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媽媽是直接上崗的,交給老師總比交給自己強。我把自己安慰好了,冷靜地看他在學校各種狀況百出。老師時不時給我發信息,說舟舟中午不睡覺,也吵著同學們,不讓人睡覺。我問他怎么了,他說睡不著一個人好無聊。又一次看見面面和小靈通打架,跑去勸架說不可以哦,結果小手被面面咬破皮了。我在辦公室看到老師的信息有些不可思議,他勸架嗎?又欣慰地笑了。還有一次老師又說舟舟做早操的時候啊,做一會從口袋掏出小堅果吃一吃,叫下次不要讓他帶了。我又帶上媽媽的濾鏡笑了,小吃貨松鼠似的時不時掏出一顆堅果,也是很可愛的。
他愛吃,在學校經常被表揚的一件事就是他把飯吃光了。每天回來晚上十一點都要起來吃東西,叫我或者奶奶給他煮吃的東西。學校檢查通知單上寫著三個字:肥胖兒。我覺得不能再吃了。可是他不依不饒,說餓,說睡不著,要吃番茄雞蛋面。我給他煮番茄雞蛋面時經常只放一根面。他看著滿滿的一碗番茄,覺得不對勁,又說不出哪里不對勁。他對著我哭,說不是番茄雞蛋面。我一一夾起來,問這不是番茄嗎?這不是雞蛋嗎?這不是面嗎?他看到我夾起來一根面,笑了,臉上淚痕未干。
學校有晨報,就是每天有個小朋友上臺分享,主題自己定,可以是日常生活片段,可以是喜歡的玩具,說什么都可以,主要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我給他接龍了很多次,他一次都沒有上臺分享過。班主任和我說抱歉,說沒辦法,已經邀請了他三次了。我安慰老師說沒事的,卻安慰不了自己。我很焦慮,我不知道怎么去引導這個孩子。我只能在他回來的時候抱抱他,他回我擁抱,緊緊的,結結實實地擁抱,笑著和媽媽打鬧說,“抱緊了。”
有一天學校組織家長開放日,他帶我參觀了他的班級,一一介紹他的位置,告訴我哪里是玩具區,哪里是閱讀區。還帶我去了洗手間,擰開水龍頭洗手,告訴我可以洗手的,然后擦了擦寫有他號碼的毛巾,告訴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擦手的毛巾。用自己的水杯給我倒水,說杯子也是有號碼的,不會錯的。我一直以為他不會說,原來他是會的呀。
老師將每個小朋友和家長互動的場景拍照并投影出來,有興趣分享的小朋友可以上臺分享。我在角落看到他舉手了,老師沒看到。我悄悄和老師說舟舟舉手了。老師邀請他上臺說話,他要媽媽一起。我和他一起站在臺上,聽他說了一句話,只有一句話。我已經很開心了,這是他第一次上臺,自己主動上臺的。
我擁抱了他,說我的小寶寶好棒啊,怎么這么棒。他很開心。
下來他們留在閱讀區,家長到陽臺集合。他很不放心,帶著我去陽臺。我說媽媽知道的,你放心。他把我送到陽臺,還是不走。和我一起聽家長發言。當時老師問的是家長有什么意見。他以為是家長上臺分享,問我:“媽媽你敢說嗎?你說吧,沒事的,加油。”
我心情很復雜。我從小也是這樣一個人,能坐在角落就坐在角落,不喜歡在大庭廣眾說話,不喜歡溝通,不知道說什么,不想說,也怕說錯。為了給孩子做個榜樣,我舉手了。我實話實說,我沒有什么意見,是孩子鼓勵我發言的,我感受到了一個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還說了感謝,感謝他們細心照顧孩子,講述了孩子一一給我介紹學校的場景。老師很欣慰。我看了看兒子,他正在抬頭看我,對我豎大拇指,說媽媽很棒。
我又想起那首《弓與箭》,我的孩子不是我的,但是他卻深深受我的影響。這讓我很不安。
那天,他送了我一條龍,說媽媽屬龍,龍保佑媽媽的。他說:“我的媽媽是條龍,不對,我的媽媽是條人。”我想糾正他,是“一個人,不是一條人”。想想,有什么關系呢,他遲早會明白這個簡單的量詞怎么用。那么此刻,他開心就好。
媽媽只是一條人,一條普通人。請你一定要好好長大,也一定要給點時間媽媽成長。
作者:燕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