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勢賦能” 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本報訊 記者 梁小鴻 通訊員 謝曉婷 今年上半年以來,市委社會工作部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基層治理的“紅色引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完善機制、創新實踐、強化保障等舉措,推動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取得新成效,為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提供了堅實保障。
我市建立市、縣區兩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由黨委主要領導擔任總召集人,統籌推進基層治理工作。通過完善社會工作觀察制度,全市135名觀察員積極建言獻策,編印的《社會工作觀察要情》成為基層治理的“智囊參考”。
如何讓基層治理既有實效又有溫度?我市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創新開展黨建引領“‘知’陽明·‘行’善治”行動,推動基層治理創新實踐,并成功入選省級試點項目。同時,東源縣下屯村依托“三治”融合實踐,成為廣東社區學院河源分院現場教學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點,為全省提供可復制的治理經驗。此外,我市通過舉辦“粵治粵美·首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挖掘出39個優秀案例,為基層治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為做好村(居)委會換屆準備工作,我市成立換屆籌備工作組,對上一屆選舉未通過的村(社區)和新一輪村(社區)“兩委”換屆重難點村(社區)開展排查整治,提前研判風險,確保換屆工作平穩有序。
聚焦社區精細化治理,我市還印發了《“兩社三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選定21個社區開展試點工作,并舉辦專題培訓班,將社區運營、“熟人社區”創建等工作統籌推進。在技術支撐方面,我市已形成基層治理領域數據庫,201個社區實現證明電子化,20項村級證明事項可網上申辦。此外,東源縣仙塘鎮龍利村、熱水村試點開展“支書好辦”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探索數字化治理新路徑。
市委社會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健全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機制,認真履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的職責使命,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資源力量下沉,統籌推進為基層減負賦能,謀劃新一輪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打造基層治理河源樣板,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