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河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結對共建開展理論宣講活動 打通理論武裝“最后一公里”
7月21日至23日,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及槎江書院結對共建開展理論宣講活動。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唐土紅率隊一行共13名宣講團成員在3天內分赴各縣區,開展理論宣傳宣講30場,惠及黨員干部、基層群眾超3200人次,并將錄播課程整理發至各縣區,擴大宣講效果,輻射帶動22個實踐所站,實現市縣鎮村四級陣地理論宣講同頻共振。以“組團式”理論宣講,推動資源、理論、服務“三下基層”,打通理論武裝“最后一公里”。
理論宣講活動現場。
高校馬院與文明實踐陣地組團,推動資源下基層
在槎江書院,唐土紅以《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專題》為題,從“社會治理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與基層治理的成就與問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開創群眾工作新局面”三方面,結合我市當前發展實際,通過豐富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時代社會治理的創新路徑。這場宣講,正是高校馬院與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團式”結對共建的生動縮影。
本次“組團式”理論宣講,通過充分激活實踐陣地資源、充分對接高校優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效能提升。一方面,推動文明實踐陣地資源“用起來”。高校馬院宣講團定期下沉、深度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將理論送上門、宣講傳入心,充分釋放我市覆蓋城鄉的155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理論傳播勢能,推動實踐陣地“多點開花”,宣講星火遍布城鄉阡陌,實現資源協同“串珠成鏈”,理論春風浸潤千家萬戶。
另一方面,推動高校智庫資源“沉下去”。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理論研究和宣傳闡釋作用,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度挖掘在師資力量、學科研究、前沿理論等方面的深厚儲備,組建了一支多層次、立體化、特色鮮明的理論宣講隊伍,開發出一系列精品宣講課程、特色培訓項目、應用型研究選題,通過推動校地資源深度融合,將高校優質資源轉化為基層宣講的“彈藥庫”,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從“物理空間”升維為“理論輻射源”,實現高校資源與基層陣地的“雙向奔赴”。
群眾所需與高校所能組團,推動理論下基層
“群眾關心什么就講什么”,注重聯系實際、回應百姓關切,是“組團式”宣講活動的鮮明特點。通過建立高效精準的“點單式”對接機制,學院在充分調研地方實際、聽眾需求的基礎上,提供理論宣講課題“菜單”,由縣區文明實踐陣地“點單”,確保宣講內容直擊重點、解渴實用,持續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理論傳播效能,引導教育干部群眾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增強理論認知和實踐認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貼近基層、落地見效。
聚焦科學理論如何引領基層實踐,宣講團走進源城區、連平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圍繞以習近平文化思想賡續歷史文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強化基層黨建、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領航高質量發展等主題,立足政策高度、融入生活溫度,結合鮮活事例與本地發展實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如“春燕銜泥”筑巢尋常百姓家。
聚焦傳統文化如何賦能現代治理,宣講團深入紫金縣、龍川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宣講活動,推動干部群眾從家風古訓中萃取德治良方,在移風易俗案例中探索善治新途,在作風建設實踐中汲取治理智慧,進一步增強基層理論學習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聚焦政策解讀如何指導地方發展,宣講團分赴東源縣及江東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入解讀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對于凈化政治生態的關鍵作用、剖析“千萬工程”寶貴經驗對于引領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實踐啟示、闡釋推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部署舉措,為地方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政策遵循和有力的思想引領。
理論宣講與調研實踐組團,推動服務下基層
緊扣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文明實踐提質增效等核心關切,宣講團在開展理論宣講的同時,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訪問互動等方式,知行合一、研用結合,對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深入調查研究,精準把脈運行現狀與發展瓶頸。以專業視角和實踐智慧,既立足當下剖析問題,又著眼長遠提供破題路徑,為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把準了方向、開出了良方、輸送了動能。據悉,暑假期間,華南農業大學數支“雙百行動”隊伍、“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將深度聯動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依托“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等特色活動載體,為群眾輸送政策宣講、知識科普、健康義診、科技助農、產業振興、公益教育及文藝表演等惠民服務,為“百千萬工程”貢獻青春智慧和擔當。
此次結對共建宣講活動為我市基層理論武裝工作注入了強勁動能。接下來,我市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創新宣講形式,不斷提升基層理論宣傳普及水平,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為河源在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實行動支撐。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鐘沁怡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