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關智慧監管新模式助力供港澳活豬穩居全國首位 上半年14.83萬頭再創佳績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劉鵬 記者近日從河源海關獲悉,2025年上半年,我市在供港澳活豬業務上成績斐然。上半年,我市共出口活豬14.83萬頭,同比增長4.2%,占內地供港澳活豬數量約20%,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近日,河源海關查驗關員來到位于粵贛交界處的和平東瑞供港活豬養殖場。駐場獸醫在完成防疫消毒等操作后,隨即對6車720頭供港活豬進行檢疫監裝施封。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檢疫監裝過程中,河源海關創新性地運用了遠程監裝技術,通過高清攝像頭和實時傳輸設備,位于海關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同步清晰地看到養殖場內活豬的狀態、檢疫操作的每一個細節。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監裝的效率,還提升了企業出豬的靈活性。這批載滿活豬的運輸車隊從豬場駛出,次日早上可達香港市場,成為香港同胞餐桌上的放心食材。目前已有120批,4800頭活豬采用遠程新模式監裝。
河源海關助力供港澳活豬業務良好發展。
作為供港澳活豬的重要產區,我市以“嚴把關、優服務、保民生”為使命,連續20余年實現質量安全零事故。為保障港澳同胞“舌尖上的美味”,河源海關構建綠色通道保新鮮,開通“7×24小時”預約通關,實施“提前申報、即查即放”模式,確保活豬從出欄到港澳市場全程不超過20小時。新模式通過“供港澳活豬檢疫監管信息化應用”實現“云端監裝”,供港澳活豬運輸車輛可根據路況、天氣等情況靈活發車,運輸時間壓縮。河源海關還針對假期保供制定專項預案,提前一周完成企業端設備調試、網絡壓力測試,并建立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確保節日期間監管“不斷檔”、供應“不脫節”。
“為保證活豬穩定供港澳,海關提供預約通關服務,開設供港澳農食產品綠色通道,最大限度壓縮通關時間。如今又加上遠程監裝技術,讓整個流程更加高效。”東瑞集團報關員巫梁杰說。
上半年,面對多變的天氣,河源海關積極應對。例如在臺風天氣期間,海關通過遠程監裝及時了解養殖場情況,提前與企業對接出口計劃,避免了運輸過程中遭遇臺風。河源海關工作人員表示:“河源海關提前了解企業供應計劃,結合天氣等情況做好通關預案,全年365天做好供港澳活豬的檢疫監裝。遠程監裝技術的應用,更是讓我們能在強化源頭監管的同時保障供港澳活豬通關‘零延時’。”
河源市在供港澳活豬業務上的良好發展態勢,不僅為本地農業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進一步鞏固了河源作為供港澳活豬重要產區的地位。河源海關將繼續結合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對接服務機制,推動各項便利通關模式有效落實,服務河源特色優勢農產品搶“鮮”通關,助力河源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