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四普”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三個100%提前完成“四普”階段性任務
本報訊 記者 李馨 通訊員 田偉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我市面對文物數量龐大、任務繁重的現狀,在開局階段人、財、物保障不足,普查進度一度落后的情況下,市四普辦群策群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功化被動為主動,最終以三個100%提前在5月中旬完成“四普”階段性任務。
2025年5月,源城區文物普查辦對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進行勘測。
在數據上傳方面,市四普辦建立了督辦制度和指導幫扶機制,采取“三日一推動,五日一督辦”模式,通過線上工作群調度與線下實地督導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普查數據高效精準錄入,在省調度會前100%率先完成數據上傳任務。
全市自“三普”以來,因各種原因還存在一定數量的未公布文物。對此,市、縣兩級高度重視,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自4月起,市四普辦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耐心與各縣對接并全力做好指導工作。縣(區)普查辦頂住壓力,以耐心、專業、溫情的態度開展工作。經過不懈努力,我市于5月中旬提前100%完成了文物補充公布任務。
2025年3月,龍川縣文物普查隊到佗城南越王廟進行測量。
在消失文物核實工作方面,我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認定標準,縣(區)普查辦逐一核查掌握情況,市普查辦逐一進行比對和分析。提前在省專家組現場核準前作好準備,并聯合省四普專家組100%全部核實核準完畢,消失率得到有效控制,文物保護工作扎實有效。
此次階段性成果的取得,不僅為河源市下一階段的普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充分體現了我市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秉持的“保護優先、科學統籌”理念。未來,河源將以此次普查工作為契機,持續完善文物保護長效機制,推動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6月9日下午6時15分,隨著交卷鈴聲響起,2025年普通高考考試科目全部結束。記者從市教育考試中心獲悉,為期3天的考試時間里,全市8個考區,18個考點,1065個考場考試組織規范,保密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