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下車鎮“百千萬工程”碩果累累 “水果之鄉·康旅小鎮”藍圖初顯
賽“百千萬”
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工作要求,和平縣下車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以獼猴桃產業、規模化養殖等為突破口,全力打造“水果之鄉·康旅小鎮”。通過優化機構設置、細化實施方案、凝聚廣泛共識,下車鎮在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美麗圩鎮建設煥然一新,特色農業蓬勃發展,生態宜居全面提升,“百千萬工程”和平實踐正在下車鎮生動展現。
美麗圩鎮煥發新活力
下車鎮精心謀劃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鎮區入口通道、美麗示范主街(長安街)、農貿市場和綠美生態小公園已建設完成,其余四個項目正加快建設中。
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全長約1.2公里,寬約12米。通過路口標志建筑建設、路面改造及道路周邊環境整治等,鎮區入口通道特征鮮明、干凈整潔、便利舒適。
長安街上寬敞平坦的四車道柏油路全面鋪展開來,來往交通暢通有序。主街兩旁綠樹成蔭,沿線店鋪林立,道路干凈整潔、建筑風貌整齊美觀,形成一條特色風貌主街。
下車市場經過升級改造,科學規劃布局,拓寬公共通道,明確區域劃分,優化升級場內攤位、排水排污系統,大大提升了商戶和顧客的體驗感。
鳩山文體公園中,人們在這里或休憩聊天,或散步休閑,或跑步鍛煉。
與此同時,下車鎮深入實施4個攻堅任務,集中開展垃圾、污水、公廁、“六亂”等專項治理行動,深入打造“潔化、美化、綠化”圩鎮。圩鎮建設有1個鎮級垃圾轉運站和13個垃圾收集點,確保垃圾不落地。建成鎮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座,有效滿足居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的需求。
和一村煥發勃勃生機
下車鎮和一村于2023年底入選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進一步提振村集體經濟,提升鄉村風貌,提質產業發展,提速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高標準建設“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和一村科學謀劃600萬元入庫項目,其中村莊規劃、村內道路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集中供水和污水處理設施修復等入庫項目已經全面動工實施,進一步補齊村莊短板。
下車鎮和一村鄉村風貌宜人。
為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提升村莊品質,和一村合并零散分布的垃圾點,新增10個生活垃圾收集點,4名保潔員堅持每天上崗,生活垃圾清運做到每天一運。拆除殘留破舊泥磚房2250平方米,發動黨員群眾集中整治房前屋后亂堆亂放300多處,清理建筑垃圾21處,結合“千塘萬渠”清淤行動對村內黑臭水溝、富氧水體等進行整治,完成清淤長度4.3公里。
和一村堅持發展特色產業,激發村莊發展動力,與河源興泰智慧漁業養殖公司聯合成立和平縣興泰科技漁業養殖公司,打造以養殖、研發、育種苗、檢測為一體的加州鱸魚示范基地,為“太二”酸菜魚品牌直供鱸魚。
該基地已建成83個養殖池以及4個蓄水池、3個污水處理池,引入附近優質山泉水進行養殖,今年預計出品規格加州鱸魚120萬尾,年營收在2000萬元左右。
森林康養助力生態文旅
下車鎮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特色水果穩產增收,2023年全鎮獼猴桃產值約1.25億元,藍莓產值600多萬元;農旅融合發展初見成效,2023年匯友生態農業基地實現營收1000多萬元;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11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總計288.4萬余元,平均每村26.22萬元,同比增長78%;新成立強村公司1家——雪一村豐農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當前,獼猴桃種植業已成為全鎮支柱產業,也是“一鎮一品”的優勢產業。據了解,下車鎮現有1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合作基地、4個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獼猴桃專業村、1家省級龍頭企業。全鎮獼猴桃種植面積2.3萬畝,被評為廣東省獼猴桃專業鎮。
下車鎮堅持以生態農業公司為龍頭,打造森林康養項目。廣東匯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建設,立足下車鎮和一村,累計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大力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美化等工作。
該公司聯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和華南農業大學共同打造生態農場,已開發土地2235余畝,以生態種植方式種植藍莓約200畝,獼猴桃約150畝,臍橙、蜜柚、嘉寶果等100多畝,牛大力230多畝,精品觀花園林苗木500多畝,生態魚塘30多畝,觀賞林705畝,經濟林350畝,初步形成了“三四月賞花、五月摘藍莓、六七月嘗嘉寶果、八九月品獼猴桃、四季度吃臍橙”全年游玩住不間斷的運營模式。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鴻輝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