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開展新一輪“三個年”行動 奮力推動東源又快又穩發展 當好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主力軍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李平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東源縣“兩會”獲悉,今年東源縣將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開展新一輪“三個年”行動,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八大重點任務”,加快建設經濟強縣、農業強縣、文化強縣、生態強縣,奮力推動東源又快又穩發展、當好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主力軍,以實實在在的新戰果體現東源新擔當。
抓好“制造業當家” 全力打造高質量產業平臺
東源縣提出,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1%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15%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東源縣將抓好“制造業當家”,大力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聚焦市“6+5”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打造“3+2+N”產業集群發展格局。鞏固先進材料第一支柱產業地位,推動富馬、鑫達等存量企業提質增效,晟源永磁、聯天科技等鏈主項目投產達效,科沃德、永輝鴻等項目加快建設,力爭先進材料產業年產值超100億元。推動凱利華電子、拓萬科技等項目竣工投產,力促惠集、品冠園、安普智信等項目早日動工建設,霸王花食品二期、金霸二期等增資擴產項目加快建設,力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與食品等產業年產值分別突破12億元、15億元、20億元。做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服務,力爭年內新上規企業13家以上,規上制造業年產值超227億元;支持旗濱、德同興、鷹牌等20家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換道超車”;推動齊達科技、皇星嬰童等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把更多“小不點”培育成“小巨人”。
今年,東源縣將全力打造高質量產業平臺,深入開展“園區建設提速年”行動和“五大”行動,堅持以“一縣多園”模式統籌優化功能園區發展,加快承接大灣區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計劃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7.14億元,大力推進縣工業園三期啟動區開發建設,力爭年底前實現擴園1.26平方公里并“標準化”供地,提升園區承載力;繼續完善蝴蝶嶺工業園基礎設施,補齊園區生產生活配套等短板,提升園區吸引力;全力推進新材料產業園創建省級特色產業園(硬質合金),切實打造“專業園”,提升產業聚集度和行業競爭力。縱深推進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行動,盤活園區一期、仙塘工業園、藍口產業聚集區等閑置低效用地1600畝;探索引入工業物業,引導國資平臺承租或收購閑置廠房,建設可租可售標準廠房。堅持“以畝均論英雄”,以創新轉型引領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大力引進“輕資產”“中高端”型企業,推動“工業上樓”,提高園區產出效益,打造經濟發展“高產田”。
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 筑牢生態屏障
今年,東源縣還將壓實糧食安全責任,抓好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新一輪墾造水田,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8.2萬畝以上、產量超15.4萬噸。
在農業產業方面,東源縣將大力推進“茶產業提質增效年”行動,全力打響“東源仙湖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加快建設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構建以上莞鎮為核心,以康禾、澗頭、柳城、藍口、曾田等鎮為重點區域的5個茶產業輻射圈,扶持仙湖茶、康禾貢茶、澗頭茶、半嶂茶、礤頭茶等5個示范點建設,力爭年底全縣茶葉種植規模增速達10%以上,產值增速達20%以上;鼓勵茶企大力發展茶園綜合體、茶事體驗、生態農業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板栗、藍莓、絲苗米、生豬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力爭板栗、藍莓、絲苗米年產值達3億元、4億元、4.5億元以上,供港生豬達20萬頭以上,力爭實現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零的突破;扎實推進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新種油茶1.5萬畝以上。堅持用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支持東瑞、太二、匯先豐、霸王花、天業冷鏈等企業發展預制菜產業,推動一產更好地向二、三產業延伸。
同時還將實施綠美東源大行動,全面落實林長制,深入開展新一輪“綠美東源”大行動,精準提升“一湖兩江三路四園”森林質量,加快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推進低效林分改造,完成高質量水源林建設3萬畝、森林撫育5.37萬畝、桉樹林改造5.26萬畝以上,實施松材線蟲病防治面積38.5萬畝以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