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推動“三農”工作上新臺階——訪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冬華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等關于農業農村發展的新要求。12月12日,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冬華在訪談中表示,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守牢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和堅守安全生產底線,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帶,全面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
守牢守好糧食安全底線 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東源縣糧食總產量15.72萬噸,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9.19萬畝,完成全年糧食任務的102.65%,其中水稻播種面積35.83萬畝,其他糧食作物3.36萬畝,大豆種植面積8100畝,完成任務的112.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東源縣與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院士合作共建的“華南農業大學-東源縣水稻智慧農場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運營,進一步推動水稻生產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發展。
張冬華表示,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將守牢守好糧食安全底線,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試點建設,補齊水利設施短板。持續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切實保障糧食生產。全面推進冬種生產,積極開展“雙季稻輪作”,充分發揮東源每一寸土地的最大效益,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統一種子、技術標準,產供銷聯動,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打造農業產業帶 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東源縣已形成板栗、茶葉、絲苗米、藍莓等優勢產業。目前,東源縣板栗種植面積約22萬畝,茶葉種植面積約5.4萬畝,藍莓種植面積約5.2萬畝。
經過扶持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東源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49家、家庭農場308家、縣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66家。實施品牌強農戰略,“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78個,“粵字號”農業品牌26個,成功申報“東源板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為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提供了基礎。
張冬華介紹,東源縣農業農村局將圍繞205國道打造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帶,做大做強板栗、茶葉、藍莓、絲苗米、油茶、生豬六大特色產業,培育發展客家預制菜產業,培優、做強農業龍頭企業,打造全縣農業一帶一新六特色新格局,帶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保障“菜籃子”“米袋子”等農產品供給,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據了解,今年以來,東源縣在農業重點項目建設上取得成效,全縣現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2022年,該縣成功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按照“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的總體要求,提出了5大重點工程,謀劃了28個具體建設項目。其中東瑞船塘農牧綜合體一期、燈塔東瑞肉制品加工基地、太二漁業養殖基地一期、惠到萬家立體生態農業基地、利華牧業家禽自動孵化場、天業冷鏈加工基地等項目建成。
本報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曾科 李平 邱勁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