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功夫”推動生態優勢轉為發展優勢 助力河源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智敏
10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督促181家養殖場(戶)完成整改,完成率97.3%;環評審批所需資料從8項減為3項……一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在治污、監管、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用一個個亮眼的數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繪就了一幅天藍、水清、地綠的生態美麗畫卷。
新時代新征程上,黨的二十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2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智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生態環境局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在“學習、治污、監管、服務”四個方面下足功夫,推動河源生態優勢不斷凸顯,以優良的生態環境質量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河源一張靚麗的綠色名片 本報記者 曹志成 攝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 見行見效
“市生態環境局將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通過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每一個黨支部、每一位黨員,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注入強大動能。”徐智敏表示,在學習過程中,市生態環境局將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增強做好河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信心和定力,大力實施生態優先行動,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同時,市生態環境局將在全面落實上發力,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深入一線幫扶指導、督促落實、攻堅克難,奮力推動年度目標任務完成;并立足河源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科學謀劃部署新年度的新目標、新舉措、新思路,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落地生根、結出碩果,不斷開創河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精準科學依法治污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更優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河源一張靚麗的綠色名片。今年以來,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排名全省前列,土壤環境質量安全穩定,10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縣級以上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河源的水更清、天更藍、土更凈。
“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深入打好保好水、護藍天、守凈土三大攻堅戰,推動我市生態環境優勢不斷凸顯。”徐智敏表示,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將圍繞降氮控磷目標,開展畜禽養殖、生活污染、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含桉樹林改造)多源治理,確保我市國考省考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100%穩定達標,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在藍天治理方面,持續落實“管車、降塵、治污、禁燒、控放”5項措施,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雙減、(顆粒物和臭氧)雙控,推動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100%穩定達標,空氣質量排名全省前列;在土壤治理方面,將落實分類管控政策,深入開展土壤、地下水、重金屬、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嚴格落實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探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確保縣級以上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100%。
精準有效科學監管 推動生態安全更加牢固
生態環境監管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2022年來,市生態環境局以打擊生態環境突出違法問題為重點,以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為抓手,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責令整改企業201家,督促181家養殖場(戶)完成整改,基本辦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的225宗信訪件,為維護全市生態環境安全、鞏固提升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持續提升環境執法效能,縱深推進生態環保督察整改落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智敏表示,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開展新豐江水庫集雨區畜禽養殖業執法監督、打擊非法傾倒固體廢物督查等專項行動,聚焦“一廢一品一庫”風險防范,做好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穩妥化解環境信訪矛盾和涉環保項目“鄰避”問題,積極推進環境應急“南陽實踐”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項目,堅決筑牢我市生態環境安全防線;落實“清單式+項目化+責任制”管理,強化行業主管部門協調督導,推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和銷號工作,鞏固提升信訪件辦理質量,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用心用情高效服務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70%以上的項目可簡單備案完善環評手續或者豁免環評手續,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審批時限分別由法定的60日、30日壓縮為3日、1日,環評審批所需資料從8項減為3項……今年來,市生態環境局不斷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實實在在的成效用心服務“五大產業”發展。
徐智敏表示,接下來,市生態環境局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當好服務發展的“店小二”,以“三個提升”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們將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以‘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引領,推進碳排放交易、碳普惠制,推動構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格局。”徐智敏說,在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的同時繼續提升環保審批服務水平,將環評服務關口前移,落實“放管服”相關要求,推行環評審批“告知承諾、豁免、容缺后補、簡化編制內容”等制度,優化審批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優化污染物排放總量分配和調控機制,為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還將提升環境執法服務水平,堅持環境執法與服務并重,出臺實施深入優化生態環境執法方式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十二項措施。實施常態化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制度,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對正面清單內的企業原則上只開展非現場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全面提升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排憂解難。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楊智輝 賴志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