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實干 勇闖新路 譜寫“古道明珠 萬綠果鄉 養生勝地 多彩雙江”發展新篇章——訪東源縣雙江鎮黨委書記吳武凱
“我們將聚焦優勢特色水果產業,大力推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持續擴大以藍莓、‘狀元瓜’、西施柚、葡萄、沃柑等為主導的特優水果種植面積,力爭年底達到萬畝水果種植規模,推動特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6月,雙江西瓜熟了,在瓜果飄香的雙江鎮,鎮黨委書記吳武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江鎮將按照東源縣委、縣政府奮戰“八大重點任務”和開展“三個年”行動的部署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勇于探索生態發展新路,奮力譜寫“古道明珠、萬綠果鄉、養生勝地、多彩雙江”新篇章。
瓜果飄香是雙江鎮的特色。
堅持發展特色水果 打造魅力旅游名鎮
瓜果飄香是雙江鎮的特色,吳武凱表示,雙江鎮將堅持特色水果大鎮新路,謀劃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培育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莊園經濟、鄉村旅游、農耕體驗、休閑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三產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促進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聚合。同時,在商標注冊、銷售包裝、宣傳拓展上下功夫,進一步擦亮“雙江水果”品牌,實現聯農帶農惠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魅力旅游名鎮的打造上,吳武凱表示,雙江鎮將聚焦獨特的驛道線性文化和庫區鄉鎮“萬綠藍”風貌元素,加快完成“古道邊”“萬綠藍”兩條風貌帶規劃編制,推進“萬綠藍”移民風貌改造二期項目、晴耕雨讀·研學基地、萬綠村生態農業旅游度假區民宿建設。同時,以全域旅游為方向,以古驛道為牽引,整合狀元文化、菊石化石、趙佗文化,把古學堂、文化館、水果園、精品民宿、歷史遺跡等“串珠成鏈”,創建雙江特色旅游IP,拓展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業態鏈條,打造“兩晚三天經典旅游路線”,使雙江成為東源縣青山綠水中的靚麗飄帶、追尋歷史的行游圖,讓八方賓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綠色生態興鎮 民生保障富鎮
綠色是發展的最美底色。吳武凱表示,雙江鎮堅持綠色生態興鎮新路,將聚焦天藍、水碧、氣清的生態本底,持續打好三大保衛戰,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和林長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加快推進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和管理,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利用,維護好重點水域生態環境安全,讓青山常在、綠水常流、藍天常新,筑牢雙江綠色屏障。圍繞雜糧強身、碧湖靜心、田園怡興、水果養生、茂林清肺,打造萬綠湖生態旅游康養勝地,打開“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讓雙江成為東源縣經濟圈流連忘返的后花園和養生之地。
在民生保障方面,吳武凱表示,雙江鎮將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強化交通基礎建設、推進旅游大道、Y858線、Y229線路改,雙斗公路擴建,道路亮化綠化美化等工程,加快補齊“四好農村路”短板。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持美麗鄉村、美麗圩鎮、鄉村風貌帶同步推進,全面提升宜居鄉村建設水平。深化應急體系建設,科學修編應急預案,完善鎮、村、網格、組四級應急力量及物資配備。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防范化解體制機制,持續完善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大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投入,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向村居延伸布局,讓雙江發展更有溫度、人民更加幸福、生活更為美好。
本報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李平 朱敏芳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