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茶園金葉子 鄉村振興奔小康 東源縣上莞鎮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產業振興
位于東源縣上莞鎮仙湖村的仙湖山云霧繚繞,茶樹翠綠欲滴,茶葉鮮嫩可人,茶香清新四溢,好一個人間仙境!
據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駐上莞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彭國懷介紹,近年來,上莞鎮立足上莞鎮仙湖茶品牌優勢,積極打造一鎮一業,目前上莞鎮茶葉種植面積2.3萬畝,每年產出690噸,產值2.5億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70%,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共圓小康夢。
萬畝仙湖茶生產基地,茶農正在采茶。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仙湖村茶旅融合發展
仙湖山位于東源縣上莞鎮,海拔約1080米,這里山間云霧彌漫、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環境條件,生活在仙湖村的農民世代種茶。從1999年開始,上莞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與農業公司合作進行農業綜合開發,以“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建設上莞仙湖萬畝優質茶葉基地,并出臺系列激勵政策扶持茶葉種植。
仙湖村抓住機遇,大力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經過百折不撓、艱苦創業,上莞仙湖萬畝優質茶葉基地已形成規模,輻射帶動了本鎮及周邊鄉鎮農戶參與茶葉種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日益凸現。萬畝仙湖茶生產基地還先后被評為“廣東省名優茶示范基地”和“廣東省健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仙湖村也成功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2020年,東源縣成功獲評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仙湖村就是發展核心區,東源縣首屆茶葉品牌文化推介會暨大數據應用與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前不久也在這里舉辦。”彭國懷說,他們通過“以節興旅、以節富民、以節引商”等方面,推動茶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上莞仙湖茶生產基地集聚了50多家茶企,其中,東源縣仙湖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連片發展仙湖茶葉種植,通過打造標準化綠色茶葉種植示范基地,建設標準化茶葉連續加工生產線,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按標準分級包裝、銷售,以品牌效應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莞鎮以點帶面謀振興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上莞鎮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抓茶葉產業就是這一工作的第一抓手。經過20年的發展,上莞鎮茶產業已叫響仙湖茶品牌,“東源仙湖茶”先后獲評“中國有機產品”“中國著名品牌”“廣東名牌產品”“國家優質名產品”“廣東省十大好春茶”。
“‘茶農標’追溯體系已建立,并普及到所有茶農,今年的仙湖茶,就可以掃一掃二維碼查詢到茶葉的種植生產情況。”彭國懷說,這是上莞鎮以茶葉品質樹品牌的舉措之一。據介紹,2019年,上莞鎮成功申報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興村強縣示范鎮,爭取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000萬元,抓住這一機遇,上莞鎮制訂了《上莞鎮農業產業強鎮實施方案》,同步開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按照“一產提質、二產增值、三產增收”的總體思路,產業園建設以“補短板、強科技、帶農戶”為目標,開展茶葉品牌“三品一標”產品的認證工作,建立上莞仙湖茶“茶農標”溯源管理機制,重點加強茶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茶葉標準化加工、科研提升、茶葉品牌推廣等,進一步做大做強上莞鎮茶業產業。
看得見的增收效益,不用說的示范帶動,在“東源仙湖茶”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下和品牌政策激勵下,目前,上莞鎮以發展茶葉種植和加工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171家,茶葉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創建茶產業企業品牌30個,仙湖茶種植加工企業獲得有機食品認證有4家,綠色食品認證有3家,無公害產品認證有8家。
綠了山坡,紅了日子,茶葉種植讓群眾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上莞鎮走上了一條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契合的發展道路。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