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人大代表熱議減稅降費
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人大代表熱議減稅降費
提出政策落實要暢通“最后一公里”
本報訊 據廣州日報消息,昨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與會期間,增值稅改革、企業所得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等減稅政策引起省人大代表熱議。2019年,減稅降費舉措加速推進,如何將舉措落到實處讓企業感受到“減壓”力度?下一步減稅降費的著力點在哪里?省人大代表紛紛提出建議。
要全面落實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在地方權限內的有關稅費政策,在國家規定的幅度內降到法定稅率最低水平。具體來說,建議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利企業,其所得稅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并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民營企業或其個人股東取得的股權轉讓收益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額達到規定標準的,給予適當獎勵。
此外,要進一步精簡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降低社保中的企業費率水平。具體來說,建議對能夠合并的收費項目,要統一由一個部門征收,減少企業“婆婆”。
在企業社保繳費比例方面,建議進一步降低社會保險中企業的費率水平。
在減稅降費方面,還可以進一步加大力度,進一步創新。是不是可以考慮,將企業所交稅款的一半投入到創新和研發中,并進行抵扣?
建議把減稅降費和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結合起來推進,可以出臺一些具有方向性和指引性的配套制度,讓中小企業多交稅就可更多獲利,從而調動中小企業的積極性,再奮斗,再創新。
還有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需要在路徑和方法上不斷研究創新,不斷考核評估。銀行是管理風險的企業,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度調研,銀行怎樣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然后確定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匹配的機制,拆解硬骨頭,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小企業減輕負擔。
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后,企業確實獲得了改革紅利。但對中小企業來說,減負的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企業規模不同、行業不同,痛點也不同,比如,小微企業對融資難、用地難的痛感,遠不如對人工成本的痛感。緩解融資難、用地難的政策很難惠及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才是實實在在的減負。
建議政府根據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摸排,了解具體企業的痛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提高減負的精準度和效果。比如,工業電價下降后,小微企業的獲得感不如大企業強。環保要求提高后,制造業的小微企業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更需要精準補貼。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