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市政協委員聚焦鄉村振興 拳拳之心謀發展 殷殷之情為民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全國6億農民勾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也為我市農村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政策,我市也下發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方案》。在政協河源市七屆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紛紛聚焦我市鄉村振興,從產業發展、旅游、教育、環保、鄉風文明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教育: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鄉村教育的振興;鄉村教育的振興,關鍵是鄉村人才的振興,核心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然而,當前我市農村地區存在著教師年齡偏大,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老師不足及部分教師缺乏培訓、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等問題。因此,針對我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市政協委員張登英、姚家芳提出,要建立合理的鄉村教師激勵機制,對長期在農村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必要傾斜,完善津補貼標準和績效工資評定標準。同時,實行城鄉教師交流機制。合理、有序、長效的城鄉教師定期交流輪崗機制,對縮小城鄉小學教育差距,合理配置城鄉教育資源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對鄉村堅守了10年以上的優秀教師優先交流到城區學校任教。出臺制度政策鼓勵鄉村教師在鄉村安心教書。

          對農村英語、音樂、美術、體育教師實行“走教制”,不定點到哪一所學校,實施按片區劃分從教范圍,切實保障農村學校英音體美教學。

          環保:加強污水設施后期維護

          治理鄉村臟亂差是鄉村振興重要環節,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治理鄉村臟亂差的重要舉措。據了解,全市即將建成污水處理設施1500個,受益農戶逾15萬戶,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隨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相繼竣工運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專業運行維護普遍缺失,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困難,污水處理設施閑置損壞率高,日常維護管理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日益凸顯。

          為此,民進河源市基層委員會建議,要構建“三主”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其中政府主導牽好頭,出臺運行維護管理辦法;市場主力強服務,通過市場化方式引進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由其承擔運行維護管理的主要責任;農民主體抓參與,以農戶接入窨井為節點,區分運行維護管理責任,井前端的公共管網由村集體或第三方統一管理,井后端的化糞池、接戶管、戶用檢查井采用農戶自行管理模式或農戶檢查、村集體(第三方)具體實施的模式。同時,要多措并舉籌集維護經費,采取如出售沼氣、有機肥、收取污水處理費、個人捐資、捐設備等方式,廣泛籌集資金,形成多元、多渠道投入和參與機制,使設施運轉有牢固資金保障。

          鄉風文明:加強政策宣傳和文明教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當前,我市仍有相當部分村民缺乏自力更生、自主致富意識,“等靠要”思想嚴重,且文明交通、文明衛生等意識淡薄,仍普遍存在亂搭乘車輛、亂停放車輛、亂扔垃圾等現象。因此,市政協委員陳俊蕩建議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鄉風文明工作,切實加強對農村村民政策宣傳和文明教育工作。要以縣或鄉鎮為單位組織文藝宣傳隊走進農村,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向村民廣泛深入宣傳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加強文明教育,引領文明風尚;要建設完善各行政村村民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配套數量足夠的三農政策書籍和各類文明新風、傳統文化讀本,把村民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辦成村民文化精神樂園。同時,要發揮村兩委基層組織作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制訂完善鄉規民約,引領廣大村民主動參與推動鄉風文明工作。

          產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為重。市委下發的《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方案》提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之一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如何發展我市特色優勢產業,成為不少政協委員的焦點話題。

          市政協委員何秀媚說,作為一種新業態,“田園綜合體”的農業+文創+新農村的綜合發展模式,有利于推動河源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以及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建議我市要做大做強“田園綜合體”,助推全市鄉村振興戰略。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市政協委員張登英、阮少光、賴明源、姚家芳、姜玉華等建議,要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產業。依托我市豐富的林業生態資源,鼓勵支持高山茶葉、良種油茶、嶺南藥材等特色產業發展,加快茶葉、花卉、苗木等產業帶建設,結合特色林產品優勢區建設,打造林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培育發展家庭林場、林業合作社、林業龍頭企業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積極引導企業及農戶向“一村一品、一鄉一特色、一區一優勢”方向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新興產業,著力培育森林碳匯、林權交易等新型業態,實現多栽樹,不砍樹,能致富。

          市政協委員巫燕輝、王輝、葉風華則認為,要加強園林產業的招商,引進有實力的園林企業,來助力鄉村振興,要通過項目支持、稅費優惠等措施,扶持園林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園林苗木種植業發展。同時要加強發展園林苗木種植,鼓勵園林企業、林場、農場等實體,通過土地流傳、土地租賃、土地入股等形式,推動“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發展園林苗木種植,形成園林苗木種植規模優勢,為園林工程企業發展提供優質、實惠的苗木。

          旅游:推進“農業+旅游”融合發展

          近年來,我市憑借良好的生態文明、豐厚的歷史底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鄉土農耕文化、鄉村區域特色等資源,打造特色村莊,深度開發農業生態休閑功能,開發鄉村特色農產品和旅游商品,促進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我市源城區埔前鎮、東源縣義合鎮與新港鎮、和平縣熱水鎮、龍川縣佗城鎮、紫金縣鳳安鎮等鎮入選了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源城東興旺果場等24個農業示范基地入選省休閑農業基地。

          市政協委員肖蓼、曾淑梅、凌麗、顏彩玲建議,要做好農業旅游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盡快研究出臺我市推進農業旅游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做好頂層設計,堅持產業先行,因地制宜,因產制宜,挖掘本地傳統產業優勢,做好“融”字文章,依托“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旅游,在打造質量品牌上下功夫,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包裝、運輸、商品化處理等相關產業,做強農業、做活旅游,實現一產“接二連三”聯動發展。同時要探索發展模式,樹立發展典型,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并利用資源深挖節慶文化內涵,民俗體驗項目,與文化旅游部門聯合加大包裝、推廣的力度,形成一系列農事節慶活動。

          本報記者 劉曦 張濤






          上一篇: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下一篇:政協河源市七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一本线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jizzjizz在线播放|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扫出来是很污的二维码2021| 中文字幕日韩wm二在线看|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香港三级黄|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v日本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va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第一页|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www天堂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黄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男人j进美女p动态图片| 亚洲熟妇av一区|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天堂岛在线免费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