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源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召開 丁紅都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努力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會議由市委常委會主持。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葉梅芬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堅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實里抓,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及李希書記講話精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扎實推進“兩個河源”建設,河源發展的戰略、理念、思路得到各方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呈現出提速態勢,展現出美好前景。通過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尤其是對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大力推進園區擴能增效、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等八大課題進行深入調研,深化了對市情的認識和把握,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的方位和形勢,明晰了著力點和突破口,取得了預期的階段性成果。此次市委全會,將在前一階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李希書記講話精神的基礎上,對進一步深化學習貫徹、推動工作落實進行全面部署,奮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源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貫徹,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上來。要認真抓好大學習,在貫通思想體系、把握世界觀方法論上下功夫,增進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感認同和理性認同;要持續抓好深調研,在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上下功夫,扛起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的歷史重任;要深入抓好真落實,在搶抓機遇、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努力在廣東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有新擔當新作為。
會議指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廣東改革發展標定的航向。河源的歷史使命就是在“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抓住“四大機遇”,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抓住關鍵重點,加強全面統籌,集中用心用力,從工作思路拓展、工作布局調整、工作資源盤活、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責任壓實等方面狠抓落實,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帶動全局工作整體推進。一是要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引領,努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二是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推動,加快建設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三是要以全域參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方向,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四是要以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為著力點,不斷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五是要以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六是要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根本,鞏固培植綠色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七是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八是要以平安法治河源建設為重點,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九是要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價值取向,用心用情用功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會議強調,辦好河源的事,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要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全市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主動權,加快建設敢擔當善作為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
會議就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提出六點要求,強調要狠抓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要加快園區建設,促進工業提質增效;要促進消費需求增長,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要著力抓好改革創新,增強經濟發展動力;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會議號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切實扛起沉甸甸的歷史責任,抓住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聞雞起舞、日夜兼程,不舍晝夜、夙夜在公,努力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廣東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河源應有貢獻!
河源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曦 報道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