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優勢當好生態排頭兵
河源具有許多生態資源優勢,放眼新形勢與新實際,省委書記李希對河源提出“努力建設廣東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發展的明確要求。抓好河源發展,必須強化“排頭兵”的意識和責任擔當,在生態發展的步伐中事事爭先,處處領先,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讓生態排頭兵的旗幟飄揚。
黨的十九大把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作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認識,彰顯了我們黨對人民福祉、民族未來、國際責任的強烈擔當。
河源正處于建市30周年的重要節點中,從這幾年的各項發展來看,雖然經濟提速有所提升,但絕不能以一個普通城市的標準謀劃自身發展,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遠的目標,而我市的綠色生態資源,恰恰是能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本錢”。河源生態自然稟賦良好,生態優勢積淀豐厚。1993年,萬綠湖被國家林業部規劃為國家森林公園,其水質持續保持國家地表水I類標準。多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以綠色化為主攻方向做好產業文章,保護好河源的一江清水,打造全域旅游河源樣本,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然而,單靠這樣的生態資源發展還是有所限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源就要突破瓶頸制約,在生態上集聚創新要素、營造技術過硬的創新生態核心技術;更要在改革發展潮流中保持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的排頭兵精神,當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市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都為河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指明了方向。河源堅持以生態保護為基礎,著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形態和空間格局,憑借著河源人特有的拼搏精神和實干作風,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進行符合實際、實而能行、行而有效的政策舉措。我們相信,河源只要繼續強化“排頭兵意識”,深化發展定位目標,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定能創造更多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吳奕鎮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