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兩個河源”建設
在踏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河源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打造粵東北灣區核心城市,推進現代河源、生態河源“兩個河源”建設,實現跨越發展、率先振興,不拖后腿,如期脫貧奔,與全省全國同步實現現代化。
一、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打造南融珠三角的現代都市。
1.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實現率先振興。河源具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區位優勢,是粵東西北唯一同時近距離受到深圳、廣州、香港輻射的城市,又是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廣州產業鏈條延伸、城市功能拓展、發展要素外溢的“窗口”。境內有京九和廣梅汕兩條鐵路,有河惠、河梅、廣河、大廣、湛汕、粵贛等高速公路,河源已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成為了粵東北陸路交通樞紐。贛深高鐵將于2020年建成通車,穿越河源的汕昆、武深、河惠莞、河惠汕、連梅韶等高速公路和杭廣高鐵、廣贛高鐵、龍韶鐵路正加快規劃建設步伐,河源正成為連通長三角與珠三角的“橋頭堡”和“黃金通道”。屆時,從河源坐高鐵到東莞、惠州僅20分鐘,到深圳、廣州僅40分鐘,到香港45分鐘。隨著多條高速公路開通、高鐵建成,河源與珠三角將融為一體,成為其生活圈內的經濟發展共同體。
河源要通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社會經濟全速發展,努力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目標。要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分工合作,積極承接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大力推動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廣州、香港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向我市集聚,加快推動與珠三角城市群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型經濟格局的形成,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高端產業延伸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都市農業發展核心區和休閑旅游業重要承載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振興發展的厚度和速度。
2.打造南部現代都市,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河源打造南部現代都市城市,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邁向時新代的發展要求。河源市委七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加快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形成都市經濟引領新態勢。河源市南部的新市區、高新區、東江新區、源城區及東源縣南部、紫金縣南部等,與珠三角地緣相連,同飲一江水,都市輻射帶動力強,是打造河源南部都市的黃金區域。河源要以此區域為都市城市發展核心地帶,對接珠三角,建設河源南部現代都市城市,以都市經濟帶動全市經濟騰飛。
隨著多條高速公路的開通和即將建成的高速公路及三條高鐵的貫通,河源將南融珠三角,北連大內陸,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近年來,河源城區除吸納農村人口轉移外,外來人口對河源發展和環境的看好,也吸納了不少珠三角和內地居民來河源買房安家,投資興業。
二、構建綠色生態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廊道
在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中,河源一方面要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建設生態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廊道,讓美好的生態、良好的環境更好地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1.實施流域環境發展戰略。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都市群的加快發展,作為位于東江中上游的河源,一是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把生態環境建設與轉變經濟結構、發展特色經濟作為發展引擎,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大發展。二是堅持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的原則。推動河源至廣州、深圳直飲水項目立項建設,使萬綠湖水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加強生態保護,使生態發展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形成利益互通關系。三是堅持政府調控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原則。探索生態效益商品化、市場化的有效途徑。四是堅持轉型升級與區域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在提高自我創新能力的同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要爭取國家、省對生態發展區在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支持,幫助生態發展區在加快做大總量上轉型升級,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加快產業發展。
2.建設以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樣板的現代農業,幅射帶動全市農業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河源區位優勢及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作用,發展農業現代化,培育一批像廣東中興綠豐發展有限公司檸檬種植基地、廣東融和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農業企業,促使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探索出一套高層次、高水平、示范性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打造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和通往內陸的集貿市場,發揮“橋頭堡”作用。
3.發展都市生態休閑度假服務業。河源是珠三角的“后花園”,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廊道中,要放眼未來,讓豐富的林業生態資源轉化成為惠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成果,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服務業,推進林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同時,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加快特色小鎮建設中,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等產業模式。
(作者單位:河源市社科聯)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