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里也有一本“致富經”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強農惠農政策將有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葡萄園里也有一本“致富經”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解決好 ‘三農’問題放到了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強農惠農措施。”東江農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考科說,作為農業企業,他們對黨的十九大非常關注,因為這關系到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當然,除了農業問 題,他們還著重關注實體企業扶 持、科技創新激勵等方面內容。
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陳考科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明 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 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 長三十年”,這對農業企業來說就 像是一顆定心丸,土地承包關系穩 定不變,他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大 膽經營,這有利于推動農業發展, “對于農業種植企業經營,土地是 基礎。如果沒有土地,品種再好、 技術再好也沒用”。
賈志菊正在給葡萄樹刮皮。
據了解,位于江東新區古竹鎮 欖溪村的東江農夫葡萄園于2015 年7 月正式開園,租用了該村農戶 土地330 多畝,目前已經種植投產 了200 多畝,種下了包括“陽光玫 瑰”“巨玫瑰”“夏黑”等8 大葡萄品 種。據了解,欖溪村的種植基地是 東江農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河 源的一期項目,目前江東新區管委 會正在與該公司進行洽談,將在古 竹鎮雅色村再開辟一個葡萄園,面 積約300畝。
“我們種植農作物的前期投入 很大,如果在還沒豐收前,土地突 然要收回去了,那我們的投入就打 水漂了。這就是農業種植企業在 土地方面的擔憂。”陳考科認為,企 業要通過保障農民的土地收益,不 讓農戶吃虧,才能維持土地的穩定 性,現在十九大提出要保持土地承 包關系穩定、再延長三十年,這對 企業來說就像吃了顆定心丸。
優先聘用農村貧困勞動力
在東江農夫葡萄園,大部分 的果實都已經在8 月中旬收獲了, 但在新培育的冬季“陽光玫瑰”的 大棚里,工人們正在給葡萄樹刮 皮。賈志菊是欖溪村的貧困戶, 于今年9 月份進入東江農夫葡萄 園工作。她高興地告訴記者,自 己已經學會了一些葡萄栽培管理 技術,今年底就可以簽訂提成合 同,承包半個大棚的葡萄樹了! 原來,葡萄園實行承包制,工人們 如果干得好,在工資之外還有提 成可拿。陳考科告訴記者,這是 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同時也 提高農民收入。
據了解,東江農夫葡萄園優先 聘用欖溪村內勞動力,而村貧困戶 是最優先的。在用工高峰期,葡萄 園需要聘用四五十名農民,而長期 聘用的固定工人也有八九個,這其 中,約半數是村里的貧困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 中提到要“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 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 更多獲得感”。陳考科認為,在努 力實現自身健康持續發展的同 時,農業企業也要發揮其社會職 能,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 有機銜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我們這樣做,一方面提高農民收 入,并幫助農民學習謀生技能;另 一方面,也是與農民建立友好關 系,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 振興戰略,強調要促進農村一二 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 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自 東江農夫葡萄園在欖溪村落成 后,欖溪村開始以葡萄園為依托, 發展鄉村旅游業。目前,村里已 經開設了兩家農家樂,酒店等配 套設施也興建起來了,而根據村 委會規劃,欖溪村還將大力興建 民宿、酒店等,發展特產經濟、體 驗經濟。
據了解,東江農夫葡萄園目前 在種植基礎上拓展了采摘、認養等 業務,以基礎產業帶動服務業發 展,將來還將增加葡萄酒之類衍生 產品的生產,延長產業鏈條。采 摘、認養等旅游觀光業務的開展, 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欖溪村,陳考 科告訴記者,今年游客數量目前已 達到了三四萬人,而去年是兩萬 人,游客的到來也直接推動了欖溪 村的土特產銷售量直線上升。
對于企業后期的發展之路,陳 考科表示,將結合特色小鎮、美麗 鄉村的建設,葡萄種植作為其中一 個部分,與江東新區開展更深入合 作,打造觀光旅游基地,也就是通 俗說的“農業公園”。
本報記者 楊容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