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件文物入藏抗戰館 中國飛行員抗戰期間的飛行記錄簿為首次入藏
前日上午,“紀念抗戰勝利72 周年抗戰文物及音樂作品捐贈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70 余件文物入藏抗戰館。其中,中國飛行員抗戰期間的飛行記錄簿為首次入藏,記錄了轟炸敵人倉庫和工廠的情況,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文物資料。
兩月獲捐70余件文物
據抗戰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7 月初《全民抗戰偉大壯舉——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 周年主題展》開展以來,陸續收到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抗戰老兵及后代的捐贈意向達幾十個,其中包括此次捐贈的晉綏軍區第6 軍分區發給戰士李有福回鄉養病的護照和路條;抗大第2 分校第1 期第3 大隊第13 隊學員張魁(奎)的畢業證書; 1944 年新四軍4 師10 旅政治部主任高農斧烈士的相關檔案。
還有國民革命軍第29軍老兵趙景文生前使用過的藤編手提箱,新編第6 軍炮兵指揮組山炮2營6連排長趙云峰使用過的美式軍用蚊帳及收繳的日軍蓋炮用苫布;中國空軍第8航空大隊航空隊員祁心誠的飛行記錄簿及國民黨空軍軍徽;被擄赴日勞工李占奎在日本北海道井華(住友)礦業株式會社赤平礦業所使用的鋁盆;敵后抗日根據地使用的課本等,共計70余件。
兩件文物填補館藏空白
抗戰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此次捐贈文物中,1939年抗大第2分校頒發給第1期第3大隊第13隊學員張魁(奎)的布質畢業證書,為抗戰館入藏的首個布質證書。由于時間久遠,右半部部分內容缺失,但左半部毛澤東題詞清晰可見,“勇敢、堅定、沉著。向斗爭中學習。為民族解放事業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一切!”
另一件珍貴文物,是中國空軍第8 航空大隊航空隊員祁心誠的飛行記錄簿,記錄了祁心誠93 次的飛行情況。其中僅1943 年11 月12 日至27 日,就參加戰斗12 次。飛行簿中還明確記錄了1944 年2 月飛行員兩次駕駛 B-25 轟炸機轟炸敵倉庫和工廠的情況。一條條飛行記錄真實再現了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飛行員搏擊藍天,英勇抗戰,在廣闊長空捍衛國家與民族尊嚴的歷史史實。此中國空軍飛行記錄簿較為少見,為抗戰館首次入藏,填補了此類藏品的空白。
音樂人捐獻抗戰作品
在捐贈儀式上,音樂人敏群還將自己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 周年創作制作的樂曲《二戰勝利進行曲》和為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 周年創作的樂曲《致敬英雄曲》捐贈給抗戰館。
據敏群介紹,《二戰勝利進行曲》和《致敬英雄曲》是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音樂《安魂曲》后,他以戰爭、和平、歷史、民族、國家等為背景題材而創作的又一系列作品。
抗戰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抗戰館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舉行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抗戰文物保護事業,積極參與抗戰文物及史料的捐贈工作。希望通過更好地保護文物、研究文物、展示文物進而弘揚抗戰精神。
據北京晨報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