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投1800 億治水 2020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本報訊 據南方網消息,近日,廣東省環保廳在上線“民聲熱線”時透露,《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修訂本)(2017-2020 年)》(下稱《行動計劃》)已于近日正式印發。按照行動計劃,未來4 年,廣東將要投1800 億元治水。根據《行動計劃》,到2017 年底,廣州市、深圳市要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20 年,全省基本消除劃定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劣V 類水體;2020 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廣深城區
年內要消除黑臭水體
據省環境保護廳廳長魯修祿介紹,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從2013年開始實施,2016年進行了中期評估,并結合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水十條”等進行了修訂,是實施“水十條”更詳細的 “路線圖”,進一步強化了治水措施。
為保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行動計劃》制定了聯合治水、水源保護、設施提效、黑臭治理、能力建設五大類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800 億元。對比修訂前的《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 年)》七大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187 億元,修訂后的《行動計劃》治水投入明顯增加。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 類,實現高水平達標。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4.5%,全省基本消除劣 V 類;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2017年底前廣州、深圳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生態敏感區
禁新建重污染項目
《行動計劃》要求,實施分區控制,優化生態文明建設空間格局。整合劃定具有廣東特色的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生態紅線精準化勘界落地和精細化管控,建立實施“準入清單”和 “負面清單”。
西江、北江和韓江等供水通道岸線1 公里敏感區范圍內禁止新建化學制漿、印染、鞣革、重化工、電鍍、有色、冶煉等重污染項目,干流沿岸嚴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印染等項目環境風險。北江流域嚴格實行重金屬污染物減量置換。推進化學制漿、電鍍、鞣革、印染、危險廢物處置等重污染行業的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管理,于 2018 年底前依法關停污染嚴重、難以治理又拒不進入定點園區的重污染企業。
保護良好水體,保障飲水安全,是《行動計劃》的重點內容。《行動計劃》要求加強良好水體保護,強化新豐江、白盆珠、楓樹壩、南水、鶴地、高州等重要水庫匯水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對江河源頭及現狀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江河湖庫開展生態環境安全評估,制訂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方案。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風險排查,推進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土地依法征收工作,清理取締一級水源保護區內與供水或水源保護無關的建設項目以及網箱養殖、旅游等活動。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珠三角區域的農村原則上納入城鎮統一供水系統,未集中供水的部分農村地區,應建設供水和水質凈化設施。此外,還要保護水和濕地生態系統,推進綠色生態水網建設,構建嶺南生態安全屏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