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出臺21條措施著力"5+1"全鏈條建設
本報訊 據南方日報消息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從7個部分共21條提出具體詳細的措施,圍繞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著力延伸產業鏈、打造創新鏈、筑牢組織鏈、優化資金鏈、強化質量安全鏈和政府服務鏈(即“5+1”全鏈條建設),建立健全有利于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保障機制,以此來支持我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
農業龍頭企業
2020年達5000家以上
農業龍頭企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在引領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從我省的情況來看,農業龍頭企業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省農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省共有農業龍頭企業3324 家,其中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633 家(包括56 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包括農業龍頭企業在內的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從業人數159.8 萬人,帶動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增收總額367 億元。此外,依托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建設了11 個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8 個粵臺農業合作園區以及76 個省級現代農業“五位一體”示范基地。
正是農業龍頭企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意見》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提出到2020 年,全省農業龍頭企業總數達到5000 家以上,其中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000 家以上,帶動農戶數比 2015 年增長10%以上,爭取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 億元企業零的突破、培育若干個年銷售收入超過100 億元和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50 億元的大型骨干農業龍頭企業,重點扶持100 家農業龍頭企業上市。
新一輪培優工程
引導發展電商等新興業態
我省農業龍頭企業此前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與先進省份相比,總體規模偏小,據統計,目前,全省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只有2 家,超50億元的只有4家,超10億元的只有39 家,超1 億元的只有 467家。
為了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再上臺階,根據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實施新一輪龍頭企業培優工程。
具體而言,龍頭企業要轉型升級,引導龍頭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新興業態,創新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支持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工廠化農業、休閑農業等,使其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主體。
而在延伸產業鏈,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方面,《意見》提出,對農業龍頭企業列入《廣東省優先發展產業項目》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以及以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為主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照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 執行。優先滿足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農產品加工的用電、用水需求,并按規定給予適當的費用減免優惠。農產品初加工用電享受農用電政策。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加大財稅支持力度。統籌有關財政扶持資金,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擔保保費補貼或項目建設補助等方式對農業龍頭企業予以支持,培育一批超大型骨干農業龍頭企業。2017 年至2020 年,每年安排省級財政專項資金2 億元,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F有中小企業發展資金要將農業龍頭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向農業龍頭企業傾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