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盡全力打造健康河源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門診門可羅雀,是許多地方醫療衛生領域的現實寫照。9 日,市委書記張文在東源縣組織召開的第八次縣(區)委書記工作會議上表示,城鄉醫療衛生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在河源存在,河源衛生事業當前的最大短板恰恰在基層。要加大對基層衛生建設投入,重心下沉,把更多衛生資源向農村、鄉鎮等基層傾斜,通過建立分級診療、大病轉診制度,方便群眾就醫。
上月底,我市召開衛生工作會議,吹響了建設省級衛生強市的號角。而當前,我市衛生事業的最大短板仍在基層,突出表現在縣區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醫療設備設施簡陋、衛生人才缺乏且素質不高、衛生投入不足等方面。
張文指出,各級各相關部門要更加注重衛生強市建設,在建設衛生強市工作中扮演好角色、發揮好作用,以抓教育創強的力度推進衛生強市建設,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兜住底線,保障人民群眾醫療衛生基本需求,打造健康河源。
張文表示,要通過改革進一步建立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完成醫院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推動社會辦醫,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減少審批,取消限制民營醫院發展的各種不合理規定;要給醫院更多的自主權;要補短板,把重心下沉,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的投入。
針對當前群眾就醫喜歡往大醫院跑的現象,張文強調,要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和大病轉診制度,同時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更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以知識、技術、水平、價值為導向的薪酬制度,鼓勵醫生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