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文化部門推“非遺大餐” 迎接6月11日文化遺產日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今年6 月 11 日是我國第11 個“ 文化遺產日”。為全面推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展示我市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市文化部門在6 月組織了一系列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活動,通過舉辦展覽、培訓班、講座、演出等方式,將客家山歌、釀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帶進校園、帶進社區、帶給群眾,為市民送上“非遺大餐”。
據悉,今年的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為讓更多群眾能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來,我市各縣區在“文化遺產日” 當天準備了豐富多樣的活動,如和平縣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圖片展、王陽明專題展;龍川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演出、“東江大營救”革命歷史展、 “五興龍”革命歷史展;紫金縣的“我們的節日——中國文化遺產日”民間藝術演出等。同時,我市也將組織部分河源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加11-12 日在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舉辦的“中國文化遺產日”廣東分會場活動,向全省人民展示我市的非遺文化。
為不斷提升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的影響力,除了“文化遺產日” 當天,我市各縣區還準備了不少非遺活動在6 月開展:舉行河源市少兒山歌大賽,開展非遺進校園教育活動,舉辦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圖片、實物展示,召開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傳習講座,組織推薦市非遺保護專家庫成員,成立市非遺保護專家庫。另外,東源還將開展非遺項目《香火龍》圖片展、《藍大將軍出巡》圖片展;和平縣舉辦紅色記憶革命文物展、歷史文物展,民俗陳列展;源城區舉行非遺保護倡議活動、開展非遺專家講座;連平縣舉辦全縣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培訓班和座談會、舉辦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圖片展、實物展,并展示連平客家釀酒展銷及工藝制作流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