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將加快兩地共建園區建設
與會人員在臨江工業園內參觀深圳市思比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液晶顯示模組。陳仕平攝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見習記者 袁靜 “十二五”時期,河源產業園區建設經歷了“美好時光”,358 個項目建成投產,累計完成工業投資684 億元。昨日,我市召開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工作現場會,在新起點謀劃工業發展新藍圖。市委書記張文、市長彭建文在會上強調,要搶抓深圳對口幫扶河源這一機遇,加快深河產業城等共建產業園區建設,建立更加優化的共建園區運營管理體制,全力推進我市產業園區擴能增效。
自2003 年提出主抓園區建設以來,我市產業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據市經信局統計,13 年來,總共有904 個項目落戶我市, 788 個項目建成投產,目前我市產業園區年產值規模已經超過1200 億元,園區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6%。同時,隨著市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省級產業園覆蓋所有縣區,我市工業格局雛形初現。
“十二五”時期,在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三大抓手”的指導下,在“四個一批” “三大工程”等抓手的促進下,各縣區產業園區項目不斷增多、配套日趨完善、主導產業日益集聚、園區效益逐漸提升、園區競爭力日益增強,園區產出已經成為了當前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而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到2018 年,我市的園區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達到45%,產值規模達到2000 億元,開發規模達到100 平方公里,這些要求讓我市產業園區發展沒有時間為過去取得的成就而欣喜。
張文指出,河源到2018 年與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在于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工業,而工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園區。我市必須堅定不移抓好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增強加快產業園區擴能增效的緊迫感,落實主體責任、營造優良發展環境,確保產業園區成為我市實現加快發展的主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融入深莞惠經濟圈的現實保障。
近年來,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深河兩市聯系合作日益緊密。今年4 月份,深圳市黨政代表團來我市考察后,決定在原有幫扶資金的基礎上追加 5 億元支持深河產業園建設,5 年共兩億元的幫扶資金也一次性安排到各縣產業園區。張文強調,必須搶抓深圳加大幫扶河源這一機遇,加快推進深河產業城及縣區產業園區的合作共建,建立共建園區運營管理體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彭建文指出,深河兩地共建產業園區是我市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強有力的抓手,也是未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各有關部門要全力推進深河產業城征地拆遷工作,確保今年內全面完成產業城A、B 區的征地拆遷任務,并同步加快推進產業城“三通一平”和園內中興通訊配套項目建設,確保一批共建項目如期落戶,力爭將深河產業城打造成為粵東西北地區的示范性共建產業園區。
據悉,市經信部門目前正在制定今年至2018 年全市產業園區擴能增效3 年攻堅行動計劃,對我市產業園區通過3 年努力要實現的開發規模、產出規模、效益規模等形成量化目標。據透露,該計劃將把創新園區開發機制、完善產業培育機制等作為未來建設產業園區的重點任務,指導全市破解征地拆遷、配套設施建設、資金籌集等難題。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