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河源客家文化主旋律
當天,市委書記張文會見了調研組一行。張文介紹說,河源是客家古邑,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加上新豐江、東江等豐富水資源,形成了擁有萬綠湖、恐龍博物館、佗城等獨特的客家文化。他強調,相關部門要與深圳方面做好對接,向深圳學習“取經”,結合河源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做好河源文體旅游的規劃,唱響河源客家文化主旋律,做好嶺南文化文章,提升河源的知名度、美譽度,把更多的深圳客人吸引過來,豐富深河人民的文體生活。
在參觀調研了市恐龍博物館和巴伐利亞莊園后,張合運對我市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表示贊嘆。他說,河源與深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今后將繼續幫助河源推介文化旅游產品,在文化方面為河源做一些實實在在的項目,助力河源文化事業的發展。
助力一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深圳市將幫扶我市實現公共文化場館各項建設考核指標如期達標,推動兩市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數據庫共享工程建設,推進文獻資源的館際互借,并探索聯合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同時,深圳市將幫扶河源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幫助河源培訓信息資源管理人員;整合兩市文化資源,完成兩市文化部門的門戶網站相互鏈接,建立文化資源共享數據庫,為兩市提供文化資源的查詢、下載與在線欣賞等服務。
另外,兩市還將加強文化活動交流。推動兩市美術書法藝術聯合辦展,傳播和弘揚嶺南畫派等地方特色文化;促進文藝精品交流展演,加大對“深莞惠+汕尾河源(3+2) 流動大舞臺”河源場的扶持力度;深圳市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方式,每年采購一批河源市演導的具有客家特色的文藝節目到深圳演出。深圳市還將為市圖書館提供不少于 3 萬冊的流動圖書;利用深圳市博物館文物修復技術力量,每年為河源市博物館修復一定數量的文物,每年至少選送一個專題文物展到河源。
助力二 推進文化產業提質增效
根據協議,深圳市將采取每年減免展位費等方式,支持河源組織最具特色的文化產品、文化產業項目參加深圳“文博會”展覽。同時,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兩地文化企業合作、資源互補,由兩地政府部門聯合牽頭組織,每年至少舉辦1 次以上的兩市重點文化企業對接交流活動。
在推動兩地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方面,協議提出,要推動兩地企業雙向投資文化產業項目,鼓勵引導深圳企業在河源建設、運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生產基地,并協助支持河源在深圳舉辦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活動,指導和幫助河源建設1-2 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孵化基地)。
助力三培養文化專業技術人才
為幫助河源培養更多專業的文化人才,深圳市接下來將采取“跟班學習”“點對點” 培訓、派遣專家授課培訓等方式,開展對口培訓幫扶,進一步加強對我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專業技術人才、藝術創作和文化產業經營人才的培養,提高河源文化藝術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加強深圳各區與我市各縣(區)、各館之間的溝通聯系,多方位、多渠道幫扶我市基層文化人才業務水平和素質的提高。
此外,協議還提出,我市要充分借助深圳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文化社團藝術資源,打造河源的品牌文化活動,提升現有的文化品牌質量;積極搭建深河兩市文化學術論壇活動平臺,開展兩市文化發展戰略、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學術交流,為深、河文化合作提供理論支撐,營造良好氛圍。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