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將新增6個陸上風電場 風能利用更為環保持久
在東源縣曾田圩鎮西南面約18 公里的群山之巔上,海拔1063 米處有一座缺牙山。前段時間,這座缺牙山的美景突然火遍了微信朋友圈,很多看過的人都會對缺牙山上的 “大風車”在晨光中迎風轉動的美景印象深刻。其實,這個像仙境一樣的地方,叫做東源蟬子頂風電場,蟬子頂風電場是我市陸上風電場的第一個先行者,風電場總裝機容量 4.95 萬千瓦,每年約能為我市提供 96356MW.h的電量,轉出的電成為了我市電網用電的有效補充。
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局獲悉,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風電應用,目前總規劃的22個風電場中,已經有6個通過省發改委的核準審批,總裝機容量達29.7萬千瓦。未來,在河源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大風車”轉出“綠色能源”。
河源風力發電資源豐富
據市發改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地理環境上,我市屬于丘陵地貌,陸上風能發電資源豐富,開發利用陸上風能資源,對于滿足我市電力需求,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都可以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近年來,針對生態發展趨勢,市政府對風力發電建設高度重視,我市規劃建設22個風電場,已經列入《廣東省陸上風電發展規劃》及《河源市陸上風電發展規劃》,該規劃經過六屆36次市政府常務工作會議通過。其中獲得廣東省發改委審批在建項目現有6個,分別為國電電力龍川山門前風電場、廣東長鴻集團龍川大帽山風電場、華潤龍川新田風電場、廣東粵電和平紫云障風電場。此外,還有中節能連平風吹蝴蝶風電場也已報省發改委核準。
風能利用同比更為環保持久
風力發電是怎樣的原理呢?據了解,風力發電機組由塔筒和葉片構成,其中塔筒高90 米,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風力有大有小,所以風機產生的電流也會有時高時低的情況,此時風機產生的電力會在塔筒內進行升壓,升至35 千伏,再被送往風電場的110 千伏升壓站,最終向電網輸送。
相比火力發電需消耗大量煤炭,還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灰渣等,作為新能源的風力發電優勢明顯,發電不需要燃料,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統計顯示,一個風電場項目總投資約5 億元左右,兩年內可建成投產,每年可以提供上網電量96356MW.h左右,一個風電場相應每年可以減少多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同等比較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80 噸,氮氧化物約245 噸,二氧化碳約5.5 萬噸,還可以減少煙塵量約 127 噸,此外,每年還可以節約用水,并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和溫排水。
我市共規劃22個風電項目
據介紹,我市將新增6 個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29.7 萬千瓦,并且規模不斷擴大。遠期考慮建設10 個項目,未來我市全部規劃的22 個風電項目總規模合計 129.75 萬千瓦,規劃風電場工作后,一年有效利用時間可達2000 小時左右,是太陽能的兩倍,預計年發電2347518mw.h,利用風能發電,每年可節約用煤76.3 萬噸、節約用水約751.2萬噸。
本報記者 朱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