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濕地公園將"提檔升級" 切實保護好"河源之腎"
本報訊記者 張濤 日前,省政府網站發布了《關于大力構建濕地生態保護體系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區綠色生態水網建設的意見》,提出了我省未來5 年濕地保護的總目標與路線圖。到2020 年,建成各類濕地公園155 個以上。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了解到,我市將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在建設好國家級濕地公園基礎上,采取得力措施讓6 個縣級濕地公園“提檔升級”,切實保護好“河源之腎”。
據介紹,目前我市經批準建立的濕地公園一共有8 個,包括廣東東江國家濕地公園、廣東萬綠湖濕地公園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紫金縣白溪水庫草甸濕地公園、龍川縣新村水庫濕地公園、和平縣河明亮水庫濕地公園、和平縣黃峰斗水庫濕地公園、連平縣甕潭濕地公園、源城區雙下濕地公園6 個縣級濕地公園。此外,我市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目前有兩個,分別是龍川楓樹壩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河源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關乎著人類的健康生息與繁衍,保護好濕地就保護了人類美好的未來。為此,下一步,市林業部門將整合力量,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濕地公園相關設施設備,以達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